第362节

  所以秋云根本没什么其他心思,她只是落眼在‘仙子娇娆骨肉均’之上了,心里既喜又惊,只说着:“秋云一个奴婢而已……哪里当得上仙子,真要说仙子,也是宫里的贵人们。”
  朱厚照只笑笑不说话。
  姑娘么,听了好听的话,你就让她开心就行了。
  而真正的贵人们此时正着急呢,
  皇帝选后永寿宫的两位管不着,但自己的肚子那就要管了。
  上次笑贵人意外小产,连同梅可甲和整个梅府都大失所望,而妹妹梅怀颜的肚子根本不见动静。
  如果皇帝没有大婚,那也没什么。反正,皇帝也没有要找其他人的打算,晚上有空时还是要到永寿宫来。
  但真的大婚就不一样了,甚至皇帝从此喜欢了旁人……
  那她们这没有肚子的两位,或许就会在这里相伴度余生了。
  所以怀笑、怀颜如何不急?
  ……
  ……
  京师里同样能感受到大婚这件事情。作为普通百姓,人们就是期盼着能有一个贤后,爱护天下百姓。而除了皇帝大婚这件热闹事,那边不夜城也在筹备开业。
  顾佐被放出来以后,成天忙得脚不沾地,其中一件就是为此事而忙。
  其实建筑本身大致上已经建成。
  但空房子,没什么大用,还是得有人气才行。
  按照当初的设想,少府出资建设这座横四、竖三的袖珍小城,在当中是最高也最壮观的似圆坛一般的三层高楼。之后将其中所有店铺登记造册,做好编号、写明面积、朝向等等信息。
  随后,用来出租,并与每一家订立统一模板的契约,再单独存档,以便随时查验。
  这不是一项容易做的事,毕竟是不是人头攒动,谁也不知道。万一花了钱,租了个店面,结果却收不回本,那怎么得了?
  好在这是皇帝亲自关心的事,所以许多资源并不稀缺。
  少府本身就在当中开设粮店、银行,而有几分皇商色彩的梅氏,更加的大手笔。他们将中央最大的建筑整体租下来,用来开设酒楼。
  此外,赌档、妓院……这些东西在明代都是合法的。甚至还有官方开办的妓院……所以那些罪官的女眷才有去处……
  有这一点,再加上没有宵禁,想必也不至于行人寥寥。
  顾佐为了不夜城功能齐备,要什么有什么,是动足了心思,他甚至想和谈大夫洽谈,最好女子医馆也在不夜城里再开一家。毕竟人多地儿少,京师几十万女性,就一家女子医馆,怎么顾得过来?
  谈大夫的口碑极好,她去那里,老百姓会更加信任的,这比少府花大力气到处宣讲要有效得多。
  “何时开业?”谈大夫问。
  “原本是计划秋天。不过近来京师内外都知道陛下要大婚,因而少府在计划着,选在陛下大婚之期,到时候民间烟火漫天、天子与民同乐,岂不为一桩乐事?”
  第三百九十九章 筹备开业
  谈大夫不去管官员们如何拍天子的马屁,与民同乐很多时候是当官的自己粉饰门面用的。老百姓乐不乐,她心里是清楚的。
  她对皇帝有这样高的敬重和认同,主要是看到了实际的改变。如女子医馆里的谷姨这样的普通百姓,能在京师有地方住,每月有例钱拿,孩子能读得上书。
  做得到这些,就是极大的善政,就是最仁德的皇帝。
  至于顾佐,他此行是看准了谈大夫的痒点。
  她既然仁心仁术,自然就希望有更多的医馆、更多的大夫,只她一个人就算不吃不喝又能救多少人?
  “医馆只要增加,不管是在哪里增加……我都是愿意的。”
  书院里有医学院,虽说大夫需要师父带很多年,但从有医学院开始也已经八九年了,最初的一些学徒已经可以坐台问诊了。所以大夫是不缺的。但是……
  “但是少司徒……医馆以治病救人为念,所收的诊费一向很低,再加上一些朝廷的拨银,所以能维持下来。现在要到不夜城租个商铺,还要再将医馆办起来,所需的银两实在太多。”
  顾佐大包大揽下来,“银子的事谈大夫不必担心。不夜城的兴建是为了百姓,医馆也是为了百姓。况且医馆原先就是由朝廷拨款营造,如今再多一家陛下也不会不同意。此事就由在下去向陛下争取。”
  银子是关键。谈允贤一听是这样,立马就没了异议,“若真能如此,多出一家医馆自然是好。”
  “好。谈大夫可指派一人,在下也指派一人,毕竟我们不懂医馆要做成什么模样。其中种种细节都不是问题,请他们去商量就好。在下只有一个请求。”
  谈大夫得了便宜也不会太过不讲情面,“少司徒请说。”
  “请谈大夫两边坐诊,时间上……两家医馆都不偏向。”
  谈允贤皱起眉头,这样就容易让熟悉的百姓找不到她。
  顾佐自然也知道,“虽说会有些不便,但一段时日以后,也很快会消除。”
  “那行吧,这一点我可以答应。”
  顾佐心中大定,又搞定一家。
  现在已经定下的,除了酒楼、医馆,还有成衣铺、妓院、赌坊,这都是很大型的商铺,有这么几家,所吸引的人少不了。
  除此之外一些小商铺,如药铺、金银铺、皮匠铺、典当行、茶肆、古玩店、香烛铺等等一应俱全。
  但不夜城的成功,关键还是在于吸引得到人,所以商铺种类齐全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也是质量要保证。
  前者是保证不夜城能一炮而火。后者是保证可以细水长流。
  因而才和所有租户都统一定立契约,就是怕万一有什么问题,反正这么大的地方,也能找得到源头。
  如顾佐所预料的一样,
  如今朝廷有花钱的动力,在不夜城之中再造一个医馆没什么难度便说服皇帝同意了,其实也不算营造,房子本身是有的,无非就是装饰。
  “……寻个机会,朕要去看一看,这是个大事,旁得不说,这么多家商铺,几千人的衣食便有了去处。若能周而复始,自然运转,也不枉朕与礼卿花费这么多的精力。正德一朝也多了一样能向祖宗和后人交代的善政。”
  皇帝出宫顾佐不敢立刻答应。只说:“还请陛下再等等,总归一切妥当了,微臣才好意思请陛下来看。”
  “好。一共有商铺多少家?”
  “全部出租,有108家。其中一半已经寻到租方。”
  朱厚照在殿里负手踱步,这件事他心中算是有数了,“对了,白名单之事,如何了?”
  “有十二家在微臣这里备了名字、来历。”
  “十二家也够了,朝廷修路……其实也不是修路了,原本两京之间便有官道,只不过这次要提高些标准。现在,少府可以透露一些项目、并提出条件了。朕的意思,主要沿着京杭运河拓宽、修整官道,路面要平、宽、直、硬。先抛出三段吧,其一是从京师到天津卫、其二为从徐州到淮安、其三从淮安到扬州。”
  一步一步来,这么大的事,第一次做,做得猛了容易出乱子。
  “沿着京杭运河的路商旅多、货物也多,建成之后能最大化的起到作用。此外,路要将两个方向分开。”
  顾佐露出微微的疑惑。
  朱厚照拿手比划了一下,“大道朝天,各走一边。往北的走一条道儿,往南的走边上的道儿,互不干扰。中间用东西隔开,不允许随意翻越、逆向而行。这样,马车至少能走得快些。”
  顾佐点点头,“修路实在是个大工程,臣只恐八百余万两的银子或许还不够……”
  “那可以沿着路途设驿站,在那里修客栈、茶肆,卖食物、水等各种出远门所需要的东西,这可以赚回一些银子。此外,你可以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收一点儿便宜的过路钱。”
  朱厚照只是尝试性的提出,因为他知道这操作起来有些难度,比如说你要收钱,人家绕路走了。这不是现代高速,车子只能通过特定的出入口进出。
  半路进,半路出,你在哪儿收费?
  所以这其实倒是个麻烦事。
  但路还是要修,因为这些设施本身的社会效益就高过经济效益,如果为了经济效益而放弃社会效益,岂不是因噎废食?
  朱厚照又讲,“这三段工程,少府先去预估一下费用,大致上定个数,如此白名单上的人才愿意花尽心思干这个活。并且要告诉他们,这三段路哪一家修得最好,剩余的如扬州到应天,便不用竞争,由少府直接委派他们。”
  “若是哪一家能修出又硬、又平、又能够防雨水的路面,朕还愿意与之订立长期的约定,往后朝廷但凡是修路的项目,都优先考虑他。”
  其实所谓防雨水,用石头就可以。不过这个成本就大了,就这么点银子,这么长的路,全用石头铺几乎是不可能的。
  顾佐领会到了皇帝这样安排的深意,就是想尽办法让那些人去动脑筋、想办法把路修好,而且不靠政令、靠银钱。有钱能使鬼推磨啊。
  有时候公文真不如银子好使。
  这样的话,少府就会比营造不夜城的时候要轻松一些。
  同时调动起更多的人,也就能够让更多的人赚到银子。
  所以这个办法是对朝廷好、对少府好、对百姓也好,真的是一绝。
  尽管少府成为第七部 的事情,稍微给耽搁了一下。但是事情不能够停,盐场拍卖、修筑大路,这都是细而又细的民生之事。
  朱厚照想着有朝廷赈灾,两淮应该还乱不起来,这样的话……
  “礼卿,就明年春天吧。大朝会之时,朕会将此事作为议题之一。而今年,所有的筹备要完成,待明年大朝会一结束,立马动工。久了,这银子便花不到这上面了。”
  “微臣遵旨!”
  盛世盛世,总归是要大明朝百业兴旺才叫盛世。
  开疆拓土当然也需要,但此时才正德元年,急什么。
  而且话说回来,他这个皇帝在军事方面也不是没有动作,眼看已经八月,朱厚照还真是慢慢心焦了,也不知大同那边有没有消息过来……
  第四百章 用人、贬人
  从不夜城要盐场拍卖、再到修筑道路,以及那个声名渐起的京城规划司。
  少府的权重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陡然加重。
  少府令顾佐经盐课之案而不倒,正应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之语,似乎一下子从一个原先的潜力官员一下子跃为君前宠臣。
  皇帝倚重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一帮老臣。
  说起来还真是令人心惊。
  但少府仍在户部之下,以往的盐运司就是归户部管理,所以这一条说不出异议。
  京城规划司因皇帝要修建藏书园而起,最初是给工部和礼部的,但真的执行下去发现又不行。
  至于修路……这也许是朝廷到现在花钱最多的事项,朱厚照怎么肯给拿出来给人锻炼?
  所以不是说皇帝偏向顾佐,或是重视新人、轻视老臣,实际上顾佐并不争,朱厚照也没有刻意。实在是局势使然。
  譬如,西北有鞑靼,那么杨一清的地位也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