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声誉和成本

  林正弘却好像还有别的顾虑,半晌没有说话。
  “这很为难吗?”
  杜清和有点惊讶,难道林正弘自己的酒楼,都无法做主?
  “唉……人情债啊。”
  林正弘苦笑道,“我那酒楼,负责采购的那人,是我老婆的一个表哥。”
  杜清和眉头一皱,好像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没错,但凡是和“钱”沾手的职业,必然会滋生点灰色地带,俗称“回扣”。没错,酒楼采购有回扣,这是已经众所周知的事情了,甚至是半公开的。别说是酒楼了,就连小小的企业饭堂、大到学校的食堂、国企的食堂……哪一个地方没有吃回扣的现象?
  要是不懂吃这个送上门的回扣,那真的是“担屎唔偷食”(粤语:拿扁担挑屎不偷吃的意思)的老实人了。
  更别说,林正弘的酒楼那采购,还算是他的表哥。
  这种沾亲带故的,更是肆无忌惮。
  林正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是“水至清则无鱼”的东西,明令都无法禁止的。反正林正弘就一个底线,你什么价格拿食材没关系,但要是正常的市场,且食材一定要新鲜!要是过了这个底线,别说是表哥,亲爸爸都没情面可以讲,立马换人!
  其实,让表哥做采购,也是存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最起码觉得自家人不会坑自家人。
  事实上并非如此,林正弘已经不止一次听过采购部的副部长反映了,说他的表哥贪拿卡要太过了,甚至已经影响到酒楼的正常运转。如果说酒楼的纯利润有三百万一年,那他的表哥,可能已经贪拿卡要超过了三十万一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年薪?这还不包括他表哥的工资,怪不得整个酒楼,就他表哥过得最潇洒。
  林正弘虽然知道,这个表哥虽然不会太过分,但这也太过触目惊心了。食材的采购,质量也越来越低,很多来喝茶的茶客都抱怨,煮的花生太差,剥开好几个花生里面都是焦黑发烂的。鹌鹑蛋就更不用说了,甚至还有臭蛋。至于那些凉拌菜里面,居然还能吃出塑料来。
  因为酒楼是老字号,客人的投诉处理都比较快,但是这也不是一两次了,而是每天都类似的投诉,酒楼通过重新上菜、赔偿上都做出了很大的让步。这些,都是经营损失!如果这些损失避免了,说不定酒楼的利润还能再攀升一点。
  林正弘一直忍着没有做出决定,是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人事方面的问题,而是家庭问题。之前林正弘的妻子哭诉说,这个表哥家里怎么怎么困难。要是炒了这个表哥,说不定就是一个家庭问题了,真的可大可小。
  有时候人就是这么难做,毕竟越是大老板,牵扯的东西就越多。
  一个不慎,家庭不睦,夫妻反目,那就糟了。
  都说成功的男人背后,都要有一个好女人,其实衍生的意思就是,家庭得和睦才行。要是家庭拖了后腿,怎么能安心、全心去投入做生意上面去?
  林正弘要考量的东西太多,但杜清和的提议,给了他一个契机。
  表哥再重要,那也是外人。
  现在杜清和等于是他的减肥塑身师,那他的妻子,应该知道哪头重,哪头轻吧?
  要是这么拎不清,林正弘也没辙了,任留他老婆闹吧,闹过一阵就好了。
  这就是所谓的“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做老板的要是太好人,绝对是要破产的。
  “不过,我这个表哥太贪,我信不过了。”林正弘思虑了好久,才接着说道,“等我亲眼看过你那菜田,真的是有机蔬菜,我每天进五百斤!要是有婚宴,我可能要一千斤!只是,不知道你能不能供应得了。”
  一天五百斤?
  杜清和算了算这个账,还真的有点吃力。
  “全部供应,怕是暂时不行。”
  杜清和有点无奈,二十五亩地,是同一时间开始种的菜,虽然可以迟点收获,但怎么说也就一个月左右,肯定得有段时间断供的。
  “这没啥,有时候可以少要一点。”
  林正弘笑道,“这种事,很有弹性的。其实啊,我们潘州虽然是农业大市,但是一直吃的是外地蔬菜。就拿市区八十万人口来说,一天要吃多少蔬菜?要有多少菜田,才能供应得了?我倒是觉得你这个生意不错,可惜我不是做这行的,不然我都想和你抢生意来做了。”
  杜清和笑道:“林老板你都说了,这个市场很大,足以容得下你我。”
  “不了不了,种菜很麻烦的,要想出彩,要么做高端,要么做量大的。”林正弘果然是做生意的老手,一下就看出了问题所在。“如果价钱没优势,也高端不起来的话,恐怕只会亏本。人家的蔬菜运输过来,成本都比你的低,这还怎么竞争?”
  杜清和点了点头:“那林老板想什么时候过去看看实地情况?”
  “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下午吧。”
  林正弘心念念的要炒掉那个表哥,自然是想越快越好。
  让这样一个人在,就是在毁掉酒楼的声誉!
  一家酒楼没有声誉了,还能有客人来吗?!就好比说,吃了坏花生、坏的鹌鹑蛋的那些客人,很长时间都不会再来消费的。
  这样的客人,再带动身边的人,酒楼无形中就会损失一大批客人。这些客人到了别的酒店茶楼去消费,岂不是此消彼长?
  潘州的茶市生意就这么大,谁的客人多,谁就能赚得多,这是很浅显的道理。别以为这是小事,对于酒楼来说,这声誉就是生命线!!!
  “下午的话,你得等等,我要把饭菜送去给女朋友。大概两点吧,我们出发。”杜清和说道,“路上得一个半小时……唉,我都在烦恼怎么运输呢,这成本是有点高……”杜清和也知道,为什么外地蔬菜反而比本地蔬菜便宜?这都是集中运输的优势,成本被摊薄了。而本地蔬菜,反而因为运输成本问题,价格居高不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