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节

  王亚迪略带几分兴奋地说道。
  去年过年之前,陈江海给了王亚迪十万块钱,让他去考察并创办一个专门做电池的公司。
  王亚迪也是不负众望,几天的时间就把公司建立起来了。
  后面,陈江海又给了他一笔资金,用来建个生产工厂。
  刚开始建立的这个工厂,除了场地之外,其他什么都没有。
  王亚迪按照陈江海的要求,率先成立了一个研发中心,用来接纳手下团队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弄好这些,陈江海给的那笔钱,也就用的差不多了。
  “我暂时就不去了,有你盯着我很放心。”陈江海直接回答道。
  听到陈江海这样说,王亚迪微微有些失望的同时,内心又十分感动。
  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陈江海在用人方面,有着常人没有的魄力。
  一出手就是十万,后面建厂又给了五百万。
  而且只看结果,不问过程,给予了足够的权力。
  王亚迪心里十分感激陈江海能够如此信任,他决心一定要拿出十二分的努力,尽量不让对方失望。
  “陈总,我要向您汇报一下接下来公司的工作重点。”王亚迪跟着直入主题。
  陈江海笑着点了点头道:“好,说说吧。”
  王亚迪现在的想法,就是先去购买几条被淘汰的电池生产线,让工厂先动起来。
  为什么选被淘汰的生产线,理由很很简单,那就是便宜。
  现在一条最先进的电池生产线,价格高达上亿甚至几个亿,可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
  就算是陈江海,一下拿出这么一大笔钱来,也是很吃力的。
  王亚迪也知道这个情况,他压根就没想过直接买一条能直接用的生产线。
  对于这个决定,陈江海并没有直接点评,而是问了另外一个问题:“老王,关于研发部门,你有什么打算?”
  研发这一块,王亚迪实际上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觉得现阶段不是很重要,可以以后再说。
  王亚迪认为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先让工厂动起来。
  其他的事,可以一步步谋划部署。
  对于这一点,陈江海有着完全不同的理念,自然是不能同意的。
  陈江海想了下,然后沉声说道:“亚迪,研发这一块是重中之重,你绝对不能不重视。”
  听到陈江海这样说,王亚迪微微愣了下,表示不太理解。
  王亚迪之前也算是半个科研人员,对于研发这种事,他认为这是科技所应该做的事。
  至于工厂和公司的话,其实没有必要太关注这一块。
  工厂唯一要求,就是把产品生产出来,保证它的质量。
  研发机构虽然要有,但并不是那么重要。
  王亚迪会有这样的想法,主要还是因为国内的市场环境。
  国内大部分的企业,赚钱的手段靠的是廉价劳动力。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整个华夏眼下能够意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恐怕也没多少。
  就拿联想的柳明智来说,他认为研发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全部采用代理模式。
  剩下的钱全部用来打价格战。
  这种做法,在短时间内,肯定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其实就是牺牲了长远利益,换来的短期暴利。
  对于这个,陈江海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现在的王亚迪,根本无法理解陈江海的做法,主要还是因为他所在的环境。
  大环境如此,想要做到异于常人,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自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陈江海要做的,就是改变王亚迪这种传统想法,让他往自主创新这条路上走。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第852章 他就是秋海的灵魂
  “陈总,现阶段我们不是应该尽快拿出产品,抢占市场吗?”王亚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陈江海微微一笑,耐心地说道:“老王,你错了,研发对一个企业来说,将来绝对是命脉一样的存在,否则就凭过气的技术和产品,凭什么让消费者买单?”
  “这个……”王亚迪有些语塞。
  他倒不是不重视研发工作,只是觉得陈江海已经投入了这么钱,必须尽快看到回报才成。
  “亚迪,你知道秋海去年在研发这一块,投入了多少资金吗?”陈江海跟着问道。
  “陈总,我不太清楚。”王亚迪坦然说道。
  关于秋海的相关资金数据,众人除了知道国内的销售额之外,其他的根本就不知道。
  陈江海在这一方面,其实并没有禁止外传。
  岳宏盛等人没有等到陈江海的指示,自然也不敢跟其他人随便谈论。
  毕竟这也算是公司的商业机密了,当然要注意。
  况且现在还不是互联网时代,想要找一个公司的业绩数据,可没有那么容易。
  陈江海缓缓说道:“二十多亿。”
  听到这个数字,王亚迪忽然感觉呼吸一滞,有点喘不上气了。
  在技术研发方面居然砸下了二十多个亿!
  这是什么概念?
  绝对超出了王亚迪的想象。
  过了许久,王亚迪这才平复了下来。
  他结结巴巴地问道:“陈……总,你刚才说……说多少来的?”
  王亚迪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没错,秋海电器这几年可谓是如日中天,肯定也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可是无论如何他都难以想象,对方舍得在研发方面砸下如此巨款。
  “二十多亿!”陈江海淡淡说道。
  确认这个数字后,王亚迪一下就沉默了起来。
  不要说投入了,想必能赚到这笔钱的企业,都没有几家。
  可就是秋海这么一家私人企业,却偏偏拿出了如此巨资用在了技术研发上。
  他觉得对于陈江海这位老总的魄力和眼界,又要做一番全新的审视。
  这绝对不是寻常老板能够干的事。
  王亚迪沉默了一会,随后开口道:“陈总,我记得去年秋海国内的销售是一百亿左右,加上国外的话大概是一百五十亿到一百八十亿的样子,利润大概在四五十亿的样子。”
  说到这里,王亚迪并没有继续说下去。
  王亚迪是意思很简单,拿一半多是利润出来搞研发,这合理吗?
  陈江海则从容说道:“老王,我现在投入二十亿,以后绝对会为我赚十倍百倍的利润,你相信吗?”
  对于这一点,王亚迪自然是半信半疑。
  哪个企业都不敢保证,未来一定能继续赚钱。
  这样要是一般人说的话,王亚迪肯定会毫不客气的反驳。
  可是现在说这话的人,是他的老板陈江海,一个可以创造奇迹的人。
  秋海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子,能够在短短几年之内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完全离不开陈江海。
  他就是秋海的灵魂。
  要是没有他,秋海绝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
  “陈总,那您想我接下来怎么做呢?”王亚迪虚心地问道。
  陈江海直接交代道:“先让研发的技术人员动起来,关于电池的原料、制作和组装,全部要了解清楚,尤其是高性能电池的研发。”
  对于这点,王亚迪倒是没有什么意见。
  经过刚才的对话,王亚迪也意识到了,技术还是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陈江海随即又说道:“至于生产线的话,我建议先买一条,然后把百分之八十的工序,全部转为人工模式。”
  陈江海这个建议,倒也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这是结合国内的形势来的。
  现在华夏的劳动力十分的廉价,买一条生产线的钱,说不定可以请好几百个工人。
  这种情况下,自然是用人力比较划算。
  同时也算是解决一些就业问题。
  现在的就业问题还是相当严峻的。
  企业得到实惠的同时,能够多承担一些社会义务自然也是好的。
  还有一点,陈江海认为现在的电池生产线,性价比实在是太低了。
  与其花这么多钱在上面,还不如多请点工人呢。
  这样能够在成本方面做到最大化程度的节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