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耶列兹城外

  尽管主动提出和谈的是一方是沙俄,但是态度依旧十分强硬。
  约翰王子与安德烈两人又谈了一些细节,之后便回去向联军的各方汇报。此时他们所谈的事情,只能是一个初步的方向,并不是结果。
  安德烈将约翰王子送走,便立时又从前线抽调了两万沙俄军队,去支援莫斯科。
  对于联军的进攻,安德烈并不担心。联军各方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否则也不会与沙俄打了这么久。
  沙俄就是因为联军之间各自的自私,才能在面对众多敌人的情况下,还进占了利沃尼亚。
  安德烈已经决定,自己手中还有十万军队,如果联军哪一方在谈判结束之前敢主动进攻,那自己就会给对方一个狠的。
  或许真的被安德烈猜中,联军商议了几天之后,就给了安德烈一个明确的回复。
  沙俄必须退出利沃尼亚,这是底线。而普斯科夫由波兰立陶宛占领,彼德罗扎沃斯克则由瑞典占领。一旦沙俄要继续进攻这些地区,几国会再次组成联军予以坚决反击。
  双方签下这个协议之后,安德烈将消息快马送回莫斯科,交给伊凡雷帝。他自己则领兵退往诺夫哥罗德城,另又派出五万人马前往莫斯科。
  伊凡雷帝收到了安德烈的信之后,牙齿都咬出了血,他知道这是安德烈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之前两年的成果一朝葬送,还搭进去了两块领土,这让他异常的不甘心。
  但是碍于克里米亚汗国与喀山汗国联手,他不得不做出这个屈辱的选择。
  至少瑞典人与波兰立陶宛王国的人不会贩卖沙俄人,而克里米亚汗国这个欧洲最大的白奴贩子,则是会让沙俄覆灭的。
  不只是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的重新崛起,也让伊凡雷帝忧心忡忡。前后两次与赛因布拉特交战,伊凡雷帝都没占多少上风,而且对方的背后还有远方的大明帝国支持。
  伊凡雷帝即使斗志一直非常旺盛,可是眼下的局势让他也非常的担忧。
  尤其是他不知道为什么,远方的大明帝国,对于沙俄也没有半点友好的态度。
  对于大明帝国,伊凡雷帝所知不多,但是知道那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度。
  太远的事情他想再多也没用,而是将目光聚集在了克里米亚与喀山汗国的联手进攻上面。
  这两个汗国都很强大,尤其是克里米亚汗国,背后还有着让欧洲闻之变色的奥斯曼帝国。克里米亚汗国向来以奥斯曼苏丹为主,是忠实的属国。而且他们在沙俄所捕获的白奴,基本上都是出售给了奥斯曼。
  一想无数的子民被克里米亚汗国贩卖到奥斯曼,在那些奴隶主的皮鞭之下哀号,他的怒火就抑制不住。
  看到安德烈在来信之中,给自己又派来了总共七万援军,伊凡雷帝便哼了一声。这个安德烈做事,还是没有孤注一掷的决心。在诺夫哥罗德留着五万援军没有任何的用处。
  难道五万沙俄军队,还能抵挡住西方联军的进攻吗?与其在西边白白的闲置,不如让他领兵到达莫斯科,在这里一举将克里米亚汗国与喀山汗国击败。
  想好如此做的结果,伊凡雷帝直接给安德烈回信,命令对方带着所有的西线沙俄军队回归莫斯科。而伊凡雷帝自己,则领着原有的三万人,和新到达的七万援军,一共十万大军,去迎击克里米亚汗国的军队。
  至于喀山汗国的军队,就让他们去攻打莫斯科。到时安德烈的五万军队,想必在守城战中也能坚守住。
  只要自己先将克里米亚汗国的五万军队击败,再转回头来,就能一口吃掉喀山军队。
  即使是最差的可能,克里米亚军队与喀山军队同时对自己所率领的军队进攻,他们也占不了什么便宜。到时安德烈再出兵,自己一样可以将这两大汗国击败。
  在信中,伊凡雷帝向安德烈讲清楚了其中的几种结果。只要东边战胜两大汗国,哪怕西线的各国联军再次进攻,沙俄军队也有足够的自保之力。
  安德烈收到伊凡雷帝的信件之时,他没有选择。这位陛下的决定,他虽然并不赞成,但是也觉得有些道理,只是太过冒险。
  而伊凡雷帝,则带着十万沙俄大军杀向了克里米亚汗国所在的耶列兹城。
  耶列兹城背靠索斯纳河,周围都是平原地区,全是农田连树林都没有,并没有任何的险要地形可以凭借。
  这也是伊凡雷帝为什么选择先打克里米亚汗国军队的原因,此战的变数最小。
  而且若将耶列兹城夺取下来,可以进逼沃罗涅什城,在克里米亚汗国与喀山汗国之间打下一根楔子。
  十万人的沙俄军队,上百门火炮,浩浩荡荡的向着耶列兹前进。
  而克里米亚人对于沙俄向来有着不小的心理优势,他们数十年前对沙俄的入侵达到了近两百次,掠夺白奴无数。因此对于沙俄人的主动进攻,克里米亚军队并没有太大的压力。
  以克里米亚汗国的作风,当然也不会死守着耶列兹城,五万克里米亚军队全部都是骑兵。他们如同漫山遍野的蝗虫一般,出现在耶列兹城外的平原之上。
  这些克里米亚骑兵们,并没有去直接冲击沙俄军队的军阵,而是不停的绕着沙俄军队打转。
  不停的骚扰和戏弄沙俄军队,这是他们一贯的战术,也是制胜的关键。
  可惜这一次领军的是人是伊凡雷帝,只要他自己不乱,手下的将领们就有了主心骨。而伊凡雷帝则命令,克里米亚骑兵如果进入重型火绳枪的射程,就可开火。他们如果逃走,绝对不允许追击。
  沙俄军队不动如山,甚至在伊凡雷帝的指挥下,开始在索纳斯河边扎营。
  那些克里米亚骑兵们尽管对沙俄军队不停骚扰,但是并没有取得想要的结果。反而是沙俄军队扎下了大营,他们却消耗了许多的马力。
  克里米亚将领正打算有进一步行动的时候,却发现从沙俄的大营之中冲出了三万名骑兵。
  这些沙俄骑兵的手中都端着短火绳枪,他们的马还没有冲到克里米亚人的面前,短火绳枪中便打出大篷的铁砂。
  几乎是稍一接触,克里米亚人的队伍就发生了混乱,被沙俄骑兵打乱了队形。
  剩下的时间几乎是沙俄单方面的收割人命,他们手中的恰西克战刀飞舞盘旋着,带走一颗又一颗的头颅,泼撒出的血液染红了大片土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