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 第164节

  第160章 、缺德的隔壁知县
  卯时正, 刚打开城门的守卫们,又看到他们南川县新上任还未满一个月的知县老爷跑步过来了。
  和前段时间一样,周青林跑到城门这边时,都会先在这里停留上一会儿。这么做的目的, 除了观察周边百姓的日常所需外, 顺带还可以把自家一天要吃的菜给买回去。
  虽经过近一个月的心理适应, 如今守城门的兵卫们,对新来的知县老爷爱跑步的这一现象早已见惯不怪了。
  可想起他们第一次看到知县老爷提着篮子冲过来买菜、买鸡蛋的场景,吴才几人到现在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呢。
  话说,这样抠门的官老爷他们可是从来没见到过呢,
  是的,在吴才几人的眼里, 这样连菜都要亲力亲为的官老爷不是抠门还会是啥,这是防着下人会贪了买菜的银两吧。
  此时站在城门口提着篮子准备买菜的周青林, 并不知道自己这番举动, 在一旁守卫们的眼里成了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这会儿的他正想着家里的鸡蛋已经快没有了, 三闺女还在长身子呢, 没营养跟着可不行。
  所以待会儿自己还得再买些鸡蛋回去。
  正这样想着,可等周青林看到从城门外走进来的一群人时, 顿时愣住了。
  自己来这边买菜也快一个月了,以往打开城门时,周青林看到的肯定都是周边乡镇的村民,他们或背着满满一竹筐自家种的菜蔬,或提着鸡蛋, 还有挑着柴禾进城来卖的。
  可今天先走进城门的却是一群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乞丐, 再看他们, 大概有二、三十人的样子,以老人和小孩居多,还有几个虽看着壮年,可都带着残疾,有瘸腿的,有断臂的,都是一些失去劳动能力的人。
  之所以会觉得奇怪,那是因为这群乞丐看着就不像是一家人或者同一个村的,看他们相互之间都各顾各的,没有交流呢。
  所以,这样一群人同一时间段出现在同一个地方,实在不合常理。
  可周青林看到守城兵卫都是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查问无疑后,就全让他们进城了,这让周青林更加纳闷了。
  显然这样的情况已不是第一次出现,所以这到底怎么一回事啊?
  眼看着饿急了的乞丐们进了城后,就赶忙往街道两旁的早点铺子而去,而后纷纷朝店铺掌柜乞讨起吃食来。
  这时周青林才走上前,向守城兵士询问起这件事来。
  “这些人都是周边县城偷偷送过来的,每个月都会送上一回呢。”
  听知县大人问询这事,吴才连忙回答道。
  “全都是别的县城送来的?”周青林吃惊。
  嗯嗯,吴才和另几个守卫连连点头。
  ......
  吃过早饭,到了衙门后,周青林就和杨县丞提起了乞丐的事,杨县丞是知晓整件事的原委的,当下就详细把偷送乞丐过来的事与周青林说了一遍。
  原来早在六年前,晏州知府就开始这么干了,那一年府城大清湾码头刚修建完成,分郡巡抚大人表示要过来查看。
  上级官员下来,下级部门当然要好好招待了,除了好酒好菜,还有趁机想表现一番的心。
  为了能在巡抚大人眼里留个好印象,时令晏州知府当即就让人把巡抚大人马车要路过的街道都清扫干净了,而那些沿街乞讨的乞丐实在有碍瞻观,到时让巡抚大人瞧见了坏了心情不说,指不定还会指责知府治理无力。
  所以晏州知府就想着该怎么把那些乞丐都赶走,最好能赶的远远的,免得到时他们又回来了,自己岂不是白忙。
  这时就有幕僚给出了主意,何不把人都送到南川县去,反正那里年年都有朝廷的救济粮发,乞丐去了也不会饿死,大人这么做也算是行了善事。
  晏州知府一听,觉得这主意实在是妙,于是当晚就让衙役去破庙把那些乞丐统统都绑上了马车,而后连夜给丢到南川城门外来了。
  果然,隔日巡抚过来后,看到整洁一新的街道和安居乐业的百姓后,对晏州知府是大加赞赏,这让晏州知府兴奋不已。
  有了这样的治理窍门后,之后的几年,府城里的乞丐都会被晏州知府让人往南川县城送。
  而周边的几个知县渐渐也听说了这种“好法子”,于是私下一合计,也都开始把要饭的乞丐清理到南川县来了。
  有时马车拉不满时,还会把乞丐先存着,等人数多时再一次性拉过来,这样省时又省力。
  就这样,几年过去后,如今送乞丐到南川县似乎成了各县每月必办的公务。
  现下他们的操作就是,每到月底的时候,拉上乞丐的马车先从晏州府出发,而后去离的最近的同崇县拉乞丐,接着是平远县,拉上乞丐后,再去河水县,就这样一个州七个县的跑上一圈,接着再赶着几辆马车的乞丐连夜往南川县来,最后往城门口一丢,齐活。
  “如今那些乞丐呢?”周青林询问。
  按一州七县这样的办事效率,六年下来,南川县的乞丐不说上千,七、八百个总是有的吧,可近一个月来,周青林并没有看到有满大街的乞丐在四处流浪啊。
  听了周青林的问话,杨县丞转身去户房拿了一本册子出来,递给周青林道:“如今这些乞丐都已是咱们南川县的村民了。”
  周青林接过册子打开,就见上头登记的都是近几年来南川县乞丐的信息,包括原先籍贯在哪里、年龄几何,还有性别,以及来到南川县后被安置到了哪个镇、哪个村。
  原来,自从别的州县把乞丐都往这边送后,没出几个月,南川县城的乞丐就多了好多,这让县城里的居民头痛不已,本来他们自己的日子也不是很好过,你说救济乞丐一两顿倒是不打紧,可三天两头的上门讨吃的,他们哪有这么多啊。
  乞丐们似乎也发现长久下去不是个事,于是就想着继续回到先前的县城讨饭去。
  哪知到了那里没几天,半夜睡在破庙里的他们又被人抓上马车送到南川县来了,且那些衙役如果看到有熟面孔的乞丐,上前就是一阵拳打脚踢,谁让你老往这边跑的,送出去又跑回来,你烦不烦啊。
  打得那些乞丐再也不敢走回头路,只能老老实实地待在了南川县城里。
  就这样,南川县的乞丐每月都在增加,城里居民几乎每天一打开门,就有一只缺了口的碗伸进来。
  走在大街上也是,没个五、六个乞丐跟着,那都不叫上街,时间久了,南川县城里的居民简直都快发疯了。
  不但如此,由于吃不上饭,已有乞丐开始饿死,抢东西的情况也多了起来。
  窦知县急的嘴里长出了燎泡,当时也去各县质问过此事,可人家先是来个不承认,后来又说你们县反正有救济粮可吃,怕啥。
  见这边说不通,窦知县又去拜见了晏州知府,想让他出面阻止一下这样的事,可晏州知府表面上装作气愤,等窦知县走后,依旧是该怎样还怎样。
  也是,其他七个知县都是跟他学的招呢,他再去说人家,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且晏州知府并不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他的想法也跟七个知县一样,朝廷不是每年都有救济粮给你们南川县吗,乞丐正是需要救济的群体啊,所以给他们吃也是应该的。
  事情得不到解决,窦知县就只能自己想法子了。
  后来就想出了就地安置的主意,于是把所有乞丐都招集到了一起,登记造册后,再把他们分成了十几批,然后分别安置到了南川县管辖下的村落里。
  接着鼓励他们开荒,给他们连免三年税赋,就这样,那些乞丐不用再四处流浪,也算是在南川县安定了下来。
  “只是咱们南川县本就田地不多,而山林又茂密,想开荒也不是件易事,是以这些人虽有了栖息之处,可想温饱却难啊。”杨县丞叹气道。
  周青林也是这样想的,那些缺德的每个月都会往这边送乞丐,就像今天,一来就是二、三十个,要是他这边再源源不断把人往乡下安排,日后不说乞丐吃不饱饭,恐怕当地的村民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自己得想别的法子才行。
  想到这里,周青林又想起自己过来前画的那些图纸来,他觉得自己准备在南川县搞经济的方案似乎可以提前实施了。
  自从外放申请批下来后,周青林虽没有即刻赴任,可待在家的十几天里周青林并没有闲着,他对南川县今后的发展作了许多的规划。
  而其中的一条就是,周青林准备根据南川县的资源优势,在县城里开办一个大作坊,专门从事木制品制作,这里的木制品指的并不是家具这些,而是玩具一类的。
  利用前世自己擅长的物理学,周青林设计了好多种木制的儿童玩具,如果都生产出来的话,销量肯定很不错。
  而南川县本就山林遍布,山上都是树木,所以最不发愁的就是原料问题,这也是周青林想开办木制品作坊的主要原因。
  至于开作坊的启动资金,周青林准备自己先垫银子进去,等盈利后再把自己的银子取出来,之后作坊所挣的每一笔银子,将全都用到南川县的各项建设中去。
  所以这个玩具作坊,算是属于整个南川县百姓的。
  而作坊里的员工,周青林准备就让这些乞丐来做吧,还有,以后要是再有乞丐过来,也全都安排进作坊里干活。不挨饿还有工钱拿,想来他们肯定愿意的。
  想到这里,周青林当下安排起找场地和招几个木匠师傅的事来。
  杨县丞和黄主簿听了周青林的计划,心道,周知县新官上任后的第一把火终于要开始烧了,只是不知道成效如何。
  不过在他俩看来,哪有这么好开的作坊啊,心里都有些担心日后的销路问题。
  可一想到银子都是周知县垫的,两人也就没啥话好说了,周大人掏自己的银子为全县百姓谋福利,他们无论如何都该鼎力支持才对。
  于是杨县丞和黄主簿立马把找场地和招木匠的事都接手了过去。
  这让周青林心里舒了口气,要想成功,有个好的团队是至关重要的,而目前看来,杨县丞和黄主簿还是挺不错的。
  吃过中饭,周青林又去了后花园一趟,自从红薯种下后,他一天往后花园最起码跑上三趟。
  红薯苗已经露出几个绿芽出来了,再有一个月,应该能抽出很长的藤来了,到时就可以剪下来插种了。
  要知道,为了藤苗能长的粗壮,把红薯埋到地里时,周青林可是特地加了不少肥料下去呢。
  这些牛粪都是周青林让来城里卖菜的村民帮自己收来的,花了一百个铜板呢。
  看到臭烘烘的牛粪,吕志义和应进庆两人立马跑得老远,他们想不通周兄为啥要在花园里种这样的东西。
  又不能吃又不好看的,
  周青林并没有把红薯就是粮食的事告诉吕、应二人,因为这事实在太大了,关系到的是,千千万万黎民苍生的温饱,所以在未开始大面积种植和收获前,他谁都不会告诉,免得日后有人饿急时,把为数不多的薯种给偷吃了,到时他就欲哭无泪了。
  很快就到了育红薯苗的地方,周青林绕着地走了一圈,不知是不是错觉,他觉得与早上看到的相比,此时的秧苗好像又长出一些来了。
  看来到了谷雨时节,就可以剪藤插种了。
  至于种在哪里的事,周青林也早已想好,他准备就在近郊租几十亩地当做试验田,租田地的事,周青林已交由吕志义和应进庆去办。
  等租赁好了地,届时用一小部分来种红薯,而剩下的田地则全都种玉米好了。
  话说,自己那一大木箱的玉米粒,可是能种下好多亩地呢。
  回到后院,周青林就看到三闺女已经拿着刚写好的几张大字,在书房门口等着他了。
  “爹爹,你看我写的字,是不是进步多了?”
  三丫十分的认真,一双亮晶晶的杏眼里满是神采,爹爹可是说了,每天提笔练字也是可以锻炼臂力的,且练臂力的同时,还能让自己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来。
  如此一举两得的大好事,终于把周凌雪从鸡爪子功夫中拉了回来。
  这也让周青林这个当爹的大大松了一口气,心道,养孩子可真不容易啊,不但要管吃饱穿好、管教学问,还得时不时的和她们斗智斗勇。
  好在姜还是老的辣,这一局自己算是赢了。
  ......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4-24 22:24:53~2022-04-26 20:10:3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追文好辛苦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diana 140瓶;wu 88瓶;七月流火 23瓶;19643591 21瓶;紫钰 20瓶;尘封…… 10瓶;没有刺的仙人掌 7瓶;苗、一小书虫 2瓶;爱看书的小水瓶、48030801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61章 、玩具作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