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赵匡胤南下

  陈敬看了一眼,摇了摇头。
  陈立缓缓道:“这是老夫十几天来,命下人们去城中各个酒楼打听到的杭州府案件情报,全是与商人有关的案件。”
  “您没事去打听这个干嘛?”
  “不成器的东西,你可知老夫从这里面发现了什么?”陈立瞪了瞪眼。
  “父亲,我在和您说正事呢!”
  “这就是正事!”陈立大声道:“这里面一共有三十多个案件,被抓的商人都有一个共同点!”
  “都是咱们杭州的?”陈敬揣测。
  “不,他们的共同点是都犯了律法!”
  “您这不是废话吗?自然是犯了法才会被抓。”陈敬越来越烦躁。
  “你说正常?”陈立瞪视着长子。
  陈敬心中一凛,惊道:“您的意思是说,他们中没有人是被陷害的?”
  “老夫就是这个意思,以前的杭州,因靠山不够强大而被陷害入狱的商人不在少数,但这些案子里一个冤案都没有!”
  “您怎么能确定?”
  “这种事怎么可能瞒得天衣无缝!”老者淡淡道。
  “那这里面有徽安府商人吗?”
  “有,而且比杭州商人更多!”
  陈敬一时有些难以置信,愣在原地。
  好半天后,他苦笑道:“那您的意思是就算咱们得罪了岳毅,他也不敢借用他女婿的权势,对咱们动手?”
  “他没那个胆子,你好好想想,为何朝廷这么久都没对咱们杭州商人动手?”
  “我听人说是朝廷太忙了,顾不上对付咱们。”
  “蠢货,那是徽安府商人放出的谣言,就是为了向我们施压!”
  陈敬沉吟半晌,开口道:“可前一段时间,做纸墨生意的王家就被办了。听说是徽安府来的曹家看上他们家产业,审这件案子的就是曹家女婿,杭州府判官元庆。”
  “你当我不知道吗?”老者瞪眼道。
  “那您的意思是……”
  陈立指着桌上的纸:“这案子就在这里面,真实情况是王家人将作坊中的废料倒入城中河流,污染了河道,这才被办了!这种事以后不要人云亦云,花点功夫去调查一下就知道了!”
  陈敬挠了挠脸颊,赔笑道:“原来是这样,那父亲您觉得吴王殿下为何不对咱们动手?”
  陈立在椅子上坐下,喝了口茶,这才缓缓开口:“老夫琢磨着,咱们杭州说不定终于遇到一位有远见的君主。”
  “有远见?”
  “还不明白吗?吴王殿下想要的是杭州商市的繁荣,而只有依法治理商市,才能形成公平公正的经商环境,杭州商业才会越来越好。”
  “这对咱们可是件好事啊!”陈敬搓了搓手,一脸惊喜。
  “对所有人都是好事。”老者感叹道:“这样的朝廷不能让他垮掉,所以老夫才希望我陈家子弟能好好读书,将来去报效朝廷。”
  陈敬嘴上称是,心中想的却是只要家中有人能在朝廷为官,自家生意自然更加安全。
  就在这时,大门被推开。
  “二弟,怎么了?”陈敬向推门而入的弟弟问。
  次子陈权对他点了点头,目视着陈立说:“父亲,工兵院的官员来了,说要见您。”
  陈敬颤了一下,急问:“是不是船坞的事?”
  陈权点了点头。
  “父亲,这是怎么回事?您不是说岳毅不会利用权势对咱们动手吗?”陈敬惊慌失措。
  陈立也有些心惊,向陈权问:“岳毅也来了吗?”
  陈权愣了一下,说:“你们搞错了,来的是工兵院的官员,想委托咱们家船坞为朝廷造战船。”
  “你怎么不早说!”陈敬拍着胸口,恼羞成怒。
  陈立摆手道:“别啰嗦了,快出去招待贵客,别让人家久等了。”
  说着急急跑出书房。
  陈敬跟在后面出去了,心想与朝廷做生意基本上都是稳赚不赔,说不定还能趁机和朝廷官员搭上关系。
  幸亏没有卖出船坞,不然这种好事就要从指缝溜走了。
  几天后,陈家、钱家与朝廷工兵院达成造船契约的消息不胫而走。
  听到这消息后最后悔的要数白进,他听说陈家拒绝了徽安府商人岳毅收购船坞的要求,现在屁事没有。
  他终于明白,这些徽安府商人不过在装腔作势。
  经此一事,白进与钱万千撕破脸皮,在商市上处处与他竞争,二人成为了商场上的死敌。
  与此同时,北方局势又发生新的变化,唐国向周国出兵了!
  ……
  柴荣发现他小看唐国了。
  昨天,他忽然得到消息,唐国刘仁瞻率领十五万大军,突然对颖州发动攻击。
  防守颖州的镇安军与唐国在野外交阵了一场,镇安军大败,退守颖州,向朝廷告急。
  如今周国陷入腹背受敌的状态。
  然而柴荣正坐镇冀州,全力应对着辽国进攻,根本无力顾及南方,只能调洛阳的忠武军和徐州的武宁军前去增援颖州。
  但这并不能让他放心。
  忠武军和武宁军的战力不说比不上禁军,就算在所有节度军中,也是垫底的。
  连战力颇强的镇安军都输了,他并不觉得他们去了就能击退唐军。
  柴荣的目光终于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虽然他在文官的建议下,向吴国下了诏,。让他们进攻唐国,但柴荣不觉得对方会奉诏。
  他当初册封吴国,也不过是希望他们能壮大起来,多吸引一些唐国兵力,指望他们因为一个册封就听自己的号令,根本不现实。
  思来想去,为了保证后方安稳,他决定从禁军中抽调三万精锐,驰援颖州。
  行宫书房中,柴荣站在墙壁前,默默看着挂在墙上的一张地图,就在这时,一名武将进入书房。
  “陛下,您找我。”
  柴荣转过身,身前站立着一名身材高大,容貌雄伟的将军,正是他的爱将赵匡胤。
  “赵将军,如今国家腹背受敌,南方刚刚打了一场败仗,你怎么看?”
  “北方坚守,南方速决,打下唐国江北所有领土,他们就老实了。”赵匡胤迅速回答。
  “如何速决?”
  “陛下可派一名大将领一支精锐禁军,会合南方三军,正面击溃唐军,而后乘胜追击,攻占寿州。”
  柴荣紧紧注视着赵匡胤:“若让将军领三万禁军南下,将军可有把握击溃唐军。”
  “刘仁瞻善守不善攻,野战他不是臣的对手。”赵匡胤低沉的声音中,透露着强大的自信。
  柴荣伸手拍在他肩膀上,“那好,朕就封你为平南元帅,由你率三万精骑,驰援颖州,南方诸军皆听你调遣。”
  “臣领命。”赵匡胤单膝跪地。
  柴荣扶起他,微笑道:“好了,你回去准备准备,尽快出发吧。”
  “陛下,臣有一个忧虑。”
  “哦?什么?”柴荣有些诧异。
  “敢问我军军粮可还充足?”
  柴荣沉默片刻,缓缓道:“这段时间以来,国家一直处于战争之中,军粮确实消耗极大,不过宰相王溥计算过,还能再坚持一年。”
  “那明年呢?”
  柴荣脸色微变,意识到赵匡胤的意思。
  如今契丹人气势汹汹,不可能轻易击退,今年春天国家都将处于战火之中,这将影响春耕,到了明年,收成必定大减,到时候军中可能会缺粮,仗自然就打不下去了。
  “赵将军提醒的很及时,这个问题王溥都没有注意到,你放心,朕会想办法的。”
  “那臣告退了。”
  几个时辰后,柴荣在书房中察看各路军队的后勤路线图,冯道站在他旁边解说,这张图就是他画的。
  如今周国军队并没有与契丹人正面交战,皆退守各个关卡城池中保存实力,任由契丹铁骑肆虐。
  要想长期坚守,不仅要后勤充足,还要安排好合理的运送路线,以防被小股绕后的契丹骑兵劫掠。
  二人正讨论着,太监来报,王溥求见。
  进入书房后,王溥急急开口:“陛下,您是不是让赵将军率军驰援颖州,还将南方军权都交给他了?”
  “有什么问题吗?”柴荣挑眉。
  王溥迟疑了一下,咬牙说:“陛下,臣以为让李重进将军去更合适一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