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我回家养猪了 第156节

  家里来客人了,陈欢欢也赶紧跑下来帮忙泡茶端茶,孙一飞他们本来想说太晚了不用泡茶了,可一闻着茶香,行吧,偶尔喝一次茶应该也没啥,再说了,今晚还得熬夜整理今天搜集到的资料呢。
  唐新岚急着叫唐爸帮忙熬粥,可不是因为他们晚上没吃饱,实际上今晚山荣村长的招待席面特别丰盛,他们都吃撑了。
  不过,回来的路上,三位教授都在说今晚无论如何要把今天拿到的资料给整理出来,这一听就是要熬个大夜班啊!
  章月红出去了一趟,叫了人过来帮忙把楼上四间客房都打扫了出来,他们一共九个人,安排两个女生睡比较小的那个双人间,剩下的三间房七个大男人挤一挤也够了。就是疫情反复之后,他家客房已经有一段时间没人住了,不过也不要紧,浮尘擦一擦,把茶杯茶壶洗一洗,再换上新的布草,不到一个小时就全部弄好了。
  唐妈带着人整理客房的时候,一帮人也没闲着,唐新岚的卧室外间,之前为了方便直播,隔出了一个工作室,做了一个大木台子,三位教授借着这个长条桌,现场拿出电脑,正好都带了学生,让学生帮着一起整理资料录入电脑,忙得连茶都来不及喝。
  这就是研究方向不一样的痛苦了,明明去的都是一个地方,看的都是一样的风景,回来之后需要重点梳理录入的信息却完全不一样……这就是唐新岚打死也不考研究生的原因了。
  她这辈子最恨的就是写论文!!!
  打扫好客房,听说教授们晚上还要加班赶材料,一锅红薯粥当宵夜,也未免太寒酸了,章月红想了想,现在发面做包子显然来不及了,索性拿了绞馅儿的机器出来,泡了点香菇木耳,又叫唐爸去洗了几根胡萝卜,从冰箱里拿了一块肉出来,临时做了一盆肉馅儿,包了几十个拳头那么大的大饺子。
  这种大饺子不需要发面,直接擀面皮包好,醒一下,上蒸笼蒸二十分钟,拿出来就可以蘸着蘸料吃了,不蘸料吃也可以。
  有了点心,章月红又从坛子里拿了些泡菜出来,切了两盘子。想了想,又舀了一碗辣椒酱出来,切了一盘酱萝卜条,煮了十几个咸鸭蛋,这些小咸菜和咸鸭蛋凉了也没关系,等到晚上十点多,一帮人忙完之后下楼准备吃粥,就发现桌上已经摆了满满一桌小菜,厨房两口大锅,一口里面温着香甜的红薯粥,另一口锅上面架着两个笼屉,揭开盖子,里面是一个个胖乎乎的大饺子……
  这一刻,孙一飞突然觉得,自己似乎知道,为什么之前郑嘉树和沈兴海这两个家伙一定要帮这个丫头说好话了。
  人与人相处,从来都是真心换真心!像他们这样出来考察的,学校每天的差旅费都是固定的,其实接待他们这样的客人真心赚不了几个钱,可唐爸唐妈还是把他们当自家的贵客一样招待,丝毫不提什么餐费标准。
  吃着香喷喷的蒸饺,孙一飞已经在心里想着该怎么帮唐新岚她们尽力争取到这个项目了。
  接下来的几天,三位教授就带着几个学生往返于上唐村和板栗沟之间,早出晚归,乐此不疲,中间还叫人送了好些采集样本的工具之类的过来,不过,因为关系到科研成果问题,这一次他们并没有对外报道,唐新岚也很识趣,后面几天干脆就没去打扰他们了。
  她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呢。
  地里的萝卜收上来之后,紧跟着就是一年中最繁忙的春种了——因为冻干蔬菜厂的销量实在是太火爆了,今年唐新岚打算重点开发那几种可以做冻干蔬菜的野菜,找人耕地、施肥、播种,还要再买一批小鸡苗养着,增加野菜种植基地的附加值……忙的晕头转向。
  这边忙完之后,几位教授带着搜集到的资料回去了,唐新岚又赶紧打电话给合作的种子公司,把之前预定的三百亩菌棒运回来——他们要赶在第一场春雨下下来之前,把这些菌棒全部送到山里的种植基地。
  半个月后,孙一飞教授那边终于传来了好消息——不需要通过项目审核了,李俊教授所在的农大植物保护学院,决定在板栗沟专门成立一个特殊菌种培育基地!
  “基地的相关费用都是农保院那边走审批流程,村里什么都不用管。”
  “另外,野猪泛滥的事情,我们这边也会帮忙出一个证明,到时候让村里去相关部门审批一下,我建议最好是以基地的名义去审批,这样成功的概率会大很多。”
  “还有,小唐啊,你家那个客房,我们怕是还要再续订几个月了,培育基地那边接下去肯定要盖房子安排专人去那边值班的,过两天估计李俊也会给你打电话,别跟这小子客气,他富裕着呢!就你家那伙食,别说人均一天一百了,就是二百块钱一天也值了!”
  孙一飞大概是经常被同事们调侃“是个富裕人”,背地里毒舌起同僚们也是很无情的,对李俊这样经常申报国家级项目的,就调侃人家是不差钱的“国家队”;对郑嘉树这样喜欢薅资本家羊毛的,就说人家是财大气粗的“资方大佬”,沈兴海这样喜欢钻深山老林的就叫“考古队”……幼稚又毒舌。
  唐新岚挂断电话就给沈凯平打了过去,跟他说了这个好消息,顺便叫他回去跟沈妈妈说一声,可以把家里的菜园子给整出来了,先施点底肥,撒一层打碎的菌棒,过几天她托人把唐妈育好的菜苗和家里的菜种子都给捎过去。
  “岚姐你不说我都差点忘了,这几天村里不是在放菌棒么?我妈也上山去帮忙了,每天早上跟着村里一帮嫂子婶娘们上山,傍晚再下来,高兴的不得了。”沈凯平在电话那头都忍不住笑出声来了。
  “那可太好了!其实只要阿姨心情好了,身体也会慢慢好起来的。等过几年你结婚生孩子了,说不定还要阿姨给你带孩子呢。”
  “啥孩子啊?我现在忙的连吃饭的时间都没了,对了姐,咱村又捣了两个野猪窝,晚上你们村的人回来,我叫他们给你捎点野猪肉哈。”沈凯平那边好像真的是很忙,说完就急匆匆把电话给挂了。
  最近上唐村这边的活儿做的差不多了,唐新岚这边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了,正好板栗沟那边缺人手,沈凯平和孙今妍关系不错,请她帮忙,找村里的劳务公司紧急调了一批人过去帮忙,所以最近每天都有很多上唐村的村民早出晚归往那边跑,当天晚上就有人背了两个大编织袋送到了唐家。
  “嚯!这么大两条野猪腿?这里还有一扇肋排呢。”章月红打开编织袋,从里面倒出了两条已经褪好毛的野猪腿,还有一大块足有十来斤重的肋排!
  这种肋排可不是菜市场里那种带点肉的小排骨,而是整块连皮带骨头的,切开了,排骨可以红烧、炖汤,连着皮的五花肉也可以烧菜吃。
  “这小沈也太客气了!”章月红一边收拾猪肉,一边在心里寻思着再找机会还点什么东西回去。
  “妈,我看沈妈妈挺喜欢吃你腌的泡菜的,咱们这春笋马上要下来了,不如今年你多腌两坛子酸笋,回头我给小沈捎过去,他肯定高兴。”
  “那行!你明天不是要托人给她捎菜苗么?我再捞点咱家的泡菜,先给他们吃着,咱家去年腌的太多了,得抓紧吃完。”章月红去前面拿了几个干净的塑料袋,每样泡菜都给沈凯平装了满满一大袋子。
  晚上唐有才回来,看到厨房屋檐下挂着的两条大猪腿,吓了一跳,听说是板栗沟那边打的野猪,这心思一下就活了——
  板栗沟那边除了上千亩的板栗林之外,听说还有一大片野生的橡子树?
  橡子这玩意儿家猪野猪可都爱吃,与其白白便宜了野猪,叫他看,板栗沟还不如自己弄一个养猪场呢!
  以前好些养殖户都嚷嚷着养猪容易赔钱,其实养猪成本主要还是猪饲料,他们村以前为啥能靠养猪赚钱?还不是因为他们村的猪基本上都能吃老百姓吃不完的红薯和菜园子里的各种蔬菜边角料?
  就像板栗沟这样的,无需太多,只要有个十几亩橡树林,把这些橡子打下来,再把板栗林收获的残次品扫一扫,就够撑起一个养猪场的了。
  一个养猪场,刨开幼崽期和育种哺乳期需要补充的营养和饲料之外,其他时候基本不需要额外买猪饲料,控制好成本的话,多了不说,一年起码二三十万能给村里挣回来,赶上行情好,就像前年那样,一斤猪肉三四十,这钱起码还能再翻一倍!
  第276章
  沈凯平对于在村里建一个养猪场还有些犹豫,因为现在村里明显是要走林下经济这条主路的,不过山荣老村长却对这个提议很感兴趣,最主要的是,唐爸跟他提到的用橡子养猪这个点子——
  “这法子好啊!咱们村何止十几亩橡树林?”
  “再往东,还有好几个橡树林呢,都是野生的,每年不知道要结多少橡树子,不然咱们这里也不会有这么多野猪了,一个个的吃的膘肥体壮的!”
  “沈书记啊,我看老唐这个点子能做!这样,种香菇这事儿你来管着,我反正快退休了,这养猪的事儿,干脆就包给我好了!”
  “我也和老唐一样,跟咱们村合股办个养猪场,每年给村里交份子钱!”
  山荣主动把这事儿给揽过去了,沈凯平也不好跟这位老人家争什么呀。
  再说了,他也亲眼看到过山里成群结队的野猪,那是真的膘肥体壮!明显是山里的伙食很好,压根也不需要猪饲料,这养猪场真要是办成了,每年多了不说,只要能给村里分个十来万,他有信心像上唐村那样,也给村里人多搞点福利,尤其是晚托班,一定要办起来!
  至于修路的事情,沈凯平现在已经完全不担心了——孙教授说得对,李俊教授不愧是国家队的,项目落地之后,顺带着就把他们村通往外面那条路的拓宽资金也给搞定了。
  虽然至今还没弄懂那个其丑无比的变异菌到底有什么巨大的科研价值,但从省农大植物保护学院的重视程度来看,能给国家创造价值那是肯定的!
  唐新岚和唐有才开着自家的拖拉机过来的时候,外面已经有工程车和施工队开始拓宽原先的水泥路了,到了村里,家家户户几乎都看不到人影儿,不用问,肯定都是到山里干活去了。
  在城里一天赚一百块钱,大部分都要拿出来养活自己,可在自家村子里,每天拿到手的工钱几乎没有额外开销,都能攒下来。
  算明白了这笔账,今年整个板栗沟竟然没有一个人外出打工的,且他们已经打听过了,现在不止是板栗沟,上唐村和红泥沟那边也缺人呢,到时候村里的活儿做完了,他们完全可以像现在上唐村过来做工的人一样,去别的村子找活干,辛苦自然是辛苦的,打工人哪有不辛苦的呢?
  能攒下来钱才是最要紧的!
  唐有才先开着拖拉机,去村委把沈凯平接上,三人一路开着拖拉机去了沈家租住的房子,没想到这房子的主人今年也回来了,院子就有点拥挤了。
  “我跟村里买了一块宅基地,已经找人在盖房子了,快的话今年年底就能住进去了。”沈凯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妈喜欢这里,我就想着干脆把她户口也迁了过来,以后就在板栗沟安家落户了。”
  “是该这样的,城里的小区住着是方便,但没有咱们乡下热闹,有人情味,左邻右舍的也能互相帮衬着。”唐有才倒是很赞同他这个决定,“我听镇上的人说,陈书记有意栽培你,往后你肯定是要回镇上去的,你是个大学生,前途远大着呢,早早的找个地方把你妈妈安顿好,以后你也能安心在外面打拼了。”
  把唐妈给的菜苗和各样泡菜找地方放起来,三个人又回了村委,唐新岚想去看看香菇菌棒放的怎么样了,就让沈凯平陪着她进山转转,唐有才则拉着山荣老村长,俩人合计着尽快把养猪场给办起来,正好唐有才去年育种的一茬小猪崽都给了红泥沟,下一茬干脆就直接给板栗沟这边好了。
  山荣一听是他们家的小猪崽,顿时乐了,原来,他本来也想撬一撬红泥沟的墙角,想从唐有才那里弄一批小猪崽的,毕竟他家的猪崽成活率高,远近闻名,养过猪的都知道,养猪最重要的就是挑选健壮好养活的小猪崽,不然养到半大突然死了,那损失可就大了——而且到时候还不一定有新的猪崽可以补充。
  被村里的狩猎队来回扫了几趟,现在靠近村子附近的板栗林已经没有野猪敢过来了,林子下面除了留出几条路之外,剩下的地方全部摆上了香菇菌棒,唐新岚蹲下来看了看,外围有些摆得早的,已经开始有小香菇丁冒出来了。
  “希望今年风调雨顺,产量能跟得上蔬菜厂那边的订单,你是不知道,苏彭生怕你们产量跟不上,都跟我说过好几次了,要是这边资金不够,他也可以入股的,被我给打回去了。”唐新岚开玩笑地说。
  其实并不是资金不够,她真想扩大生产规模的话,以板栗沟现在和省农大的合作关系,就算采用赊欠的方式先弄一批菌棒出来,等到香菇卖出去再支付货款,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板栗沟这边好些板栗林都靠近深山,摊子铺得太大了,管理不到位,那些外围的菌棒被野兽毁坏了,可就白白增加成本了。
  沈凯平也是这么想的,不过他已经想到了解决办法——
  “我打算等这一茬香菇菌棒种下去了,和老村长一起带着人往深山里走一走,听说再往里还有一些散落的小村子,山荣村长说那些都是早年间没有迁出来的山民,也不知道现在那些村子还在不在了,要是还有人的话,倒是可以和他们联手,咱们把这一片林子都管起来。”
  “听说那些山民都精于狩猎,到时候外围有他们看着,咱们就能进一步扩大生产了,到时候要是资金不够,也不是不能再加几个股东进来。尤其是苏彭哥,他现在可是我们种植基地的大客户。”沈凯平一边走,一边把自己和村里的打算跟唐新岚解释了一下。
  “老村长跟我说了,叫我先问问你这边,要是你愿意再继续入股的话,咱们就不找外人了。”沈凯平特意挑了两个人在外面的机会说这句话,就是因为这话其实并不适合在村委说,也不是他这个当村支书的该说的话,因为有点内定的意思了。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板栗沟能有今天这样好的局面和前景,唐新岚在里面起到的作用太大了!村里承了她这么大一个人情,用山荣村长的话说就是,咱们穷得叮当响的时候,人家又是出钱又是出力的,帮扶着咱们把村集体的产业给做起来了,没道理现在咱们发达了,倒是一脚把人给踢开了。
  在山民们看来,什么内定外定的,那都是山外边的规矩!他们山民讲究的就是恩怨分明,谁对他们有恩,他们就要报答谁,内定咋啦?也就是他们现在没钱,要是有钱,就是分点干股给唐新岚,他们也乐意!
  沈凯平以前没跟山民接触过,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言论,差点心态都崩了。
  后来还是去镇上开会的时候,私底下跟陈新平聊了一会儿,小沈书记才勉强把自己崩坏的心态给打好了补丁,
  陈书记说得对,基层管理一定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山民们是难管,可管好了,那政绩也是实打实的亮眼!
  既然陈新平愿意替他挑这个担子,沈凯平也想把这件事情做好。
  这段时间他跟着村民们一起上山干活,听着老百姓聊起以前在深山老林子里的生活,心里满不是滋味的。
  沈凯平老家也是农村的,他爸当兵那些年,他一直和他妈在乡下生活,知道农民生活有多难,可再难,也没有板栗沟这帮老百姓这么难啊。
  城里人都羡慕山里人喝的都是山泉水,吃的都是自己种的无公害蔬菜,可他们却不知道,山里的山泉水里也有好多致命的寄生虫,辛辛苦苦种的瓜果蔬菜,有可能被野猪盯上了,一夜之间就给你连吃带踩,糟蹋个精光……
  听说就是因为玉米红薯种不下去了,好多年前村里才开始改种板栗树的,谁知道又被野猪给盯上了,再加上山路不通,板栗长得再好,也赚不了几个钱,还要跟野猪抢收成。他们这里尚且如此,那些住在深山里的山民,估计比他们更艰难。
  “那倒不至于,其实把苏彭拉进来也好,这种富二代血最厚了,咱们现在看着是一帆风顺,不过做农业的都要看天吃饭,免不得遇到什么天灾人祸的,万一遭灾了,有苏总这个土豪在后面撑着,咱们说不定日子还能好过点,起码能撑过难关。”
  唐新岚摸了摸下巴,决定回去就执行引进富二代股东的计划。
  板栗沟这边的菌种分布,是农大专门研究食用菌的专家亲自指点的,唐新岚这个外行看不出什么门道,不过想来教授们也不敢坑他们——农大新建的菌种培育基地可还在这里呢,真闹了什么病虫害,他们顶多损失一些产量,教授们的科研成果损失更大好吗?
  “好了,有省农大的专家们给村里背书,你们赶紧给村里的板栗想个好听的名字吧,陈书记应该跟你说过了吧?镇上打算整合一批辖区范围内的特色农产品,统一帮咱们申请土特产商标,你不蹭一下这个免费政策,难道以后自己花钱申请吗?”下山的时候,唐新岚好心提醒他。
  “嗯,陈书记跟我说过的,村里已经开会讨论过了,老村长的意思是,咱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既然要取名字,干脆就用最开始带着板栗沟人种板栗的那位先辈的名字,老村长说那也是咱们村第一任女村长,叫山樱子。”
  “山樱子……山樱子板栗,这个名字好听!”唐新岚点了点头,总比叫“板栗沟野生板栗”好听,虽然后者更容易被记住,但是也太拗口了些。
  从板栗沟回来,第二天唐有才要去红泥沟看一看之前送过去的小猪崽长势怎么样,唐新岚也跟着过去了,顺道看看新的豆制品厂的建设进度,没想到到那一看,嚯!半截墙都砌起来了!
  不过,在工地上转了一圈,唐新岚就知道红泥沟为什么要这么急着把几个产业项目先造起来了。
  回迁房那边很快就要启动交房了,一旦拿到钥匙,村民们为了尽快搬回来,也会马上开始装修——去年虽然因为疫情,灾民们没办法出去打工,但村里活儿多啊,再加上豆制品厂一直在加足马力生产,别的地方先不说,光是进厂的那些灾民,去年人均年收入起码也有五万左右。
  灾民住的是不要钱的安置房,每个月还有政府的生活补贴,进厂的中午还管一顿饭,生活上几乎不需要花多少钱,这笔钱攒下来,就足够老百姓把自己的新家简单装修一下了。
  农村人装修可不像省城,还要请设计师设计装修效果、搭配不同风格的装饰、买全套的家用电器之类的,只要能通水电,简单把墙面粉刷一下,买好桌椅和几张床,再买个燃气灶,能做饭就行了。
  至于家电?没钱就先住进去嘛,以后有钱了再慢慢添置,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谁家能阔气到一口气把所有房间都装上空调呢?
  所以说,最快三个月,老百姓就会陆续搬回来了,到时候这些人的工作问题怎么办?
  还不是要他们这些开厂子的赶紧完工投入生产?
  汪书记这算盘,打得可真是密不透风啊!!
  第277章
  不过,对于新厂子,唐新岚是有自己的打算的。
  “汪书记,下个月我们就要启动招聘了,您看镇上要不要再发个短信通知?之前也说了,红泥沟这边的豆制品厂,我是打算办成那种半开放式的参观工厂,可以体验传统豆制品做法的旅游景点,也会设置工厂超市,这些岗位都是需要提前到岗培训的。”唐新岚找到了汪金俊,请他帮忙发个招工启事。
  本来当初拿地的时候,合同里是有约定的,他们这批低价拿地的,同等条件下必须优先招聘红泥沟本地老百姓。所以唐新岚赶紧来打个招呼,她那边是不能等的,如果到时间了报名人数还不够,就只有在镇上开放招聘了。
  “放心吧!肯定给你招满!”汪金俊早就有了一系列的应对计划,甚至为了省钱,他还一次性买了一万条的短信通知,其中一部分就是为了给本地企业发布招聘启事用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