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案发时满子尚小 郭有才打断对话

  “谭科长,把你的想法全说出来。”
  “两位局长有没有注意到,花家村是一个大村子,人很多,而且就几个姓,粘着亲,带着故,如果凶手是本家人,他会跟我们说吗?”
  “有道理,花家村有两个大姓,一个姓花,一个姓郭,至于其他几个姓,都是小户。”
  “是啊!花家村是由花家村和郭家村结合而成的。”
  “郑峰,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
  “你说。”
  “郑峰,这起案子会不会和花郭两家的历史积怨有关呢?”
  “我也想过这个问题,今天上午,郭队长跟我们说郭主任姑妈的事情以后,我就有了这样的想法,虽然,郭队长没有明确说明花郭两家有什么深仇大恨,但从郭老师离奇淹死在花家大塘这件事,再联系当时的背景来看,郭老师的死一定有问题。”
  “那么,郭老师的死和我们查的这个案子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提问题的是谭科长。
  时间跨度太大,把这两个事件放在一起来考虑,确实有点牵强附会。
  “郭老师出事的时间是一九四七年,花三妹出事的时间是一九五八年,而郭筱兰出事的时间是一九六一年。先是郭家人出事,后是花家人出事,接着又是郭家人出事,郭老师出事的时候,正是郭家最兴旺的时候,而此时正是花家最倒霉的时候,郭筱兰出事的时候,郭家家势正盛,郭有才在生产队当会计,掌握着全村的经济大权,郭有文在县城当老师,郭筱兰的爷爷在大队当大队书记,而花家自从解放以后,在历次的远动之中始终抬不起头来。”郑峰就是郑峰,他善于将一些看似不相干的事情放在一起来考量。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还有一种可能也不能排除。”
  “老李,还有什么可能?”
  “花郭两个家族的矛盾是周所周知的,会不会有人利用了这一点,在其中浑水摸鱼呢?”谭科长道。
  “谭科长分析的也有道理,从案子的性质来讲,恐怕很难定性为报复杀人,因为,郭筱兰在遇害之前,曾经遭遇过性侵犯。如果花三妹在溺水之间也遭遇了性侵犯的话,那么更能说明,这不是一起简单的仇杀案件。”
  三个人一直聊到深夜十二点多钟,在他们决定睡觉之前,到茅厕去解了一个手。
  三个人穿上鞋子,摸黑打开房门,花长云的屋子就在西厢房的南边,之间只隔着一个厨房。
  花长云的屋子里面传来异常响亮呼噜声,中间混杂着一两声低沉的咳嗽声。
  茅厕在祠堂的后面,位置在西北角,沿着院墙砌了一个大半人高的砖墙,砖墙塌了几个豁口。
  一夜无事。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有亮,开门声把郑峰和李云帆惊醒了,两个人穿上衣服,走出西厢房,王萍正在树下梳头,刚才开门的人是郭筱竹,她回家准备早饭去了。
  花长云的厨房里面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烟囱里面正在冒烟,不一会,一个人走出厨房,微亮的晨曦中,能看见此人的模样,他就是说书人满子。
  同志们刷过牙,洗完脸,带上门走出祠堂的时候,满子也走出了花长云的屋子,他掩上房门,肩膀上背着架子鼓,左手抱着胡琴。很显然,他把那袋粮食丢给了瞎子花长云。
  满子的个头不高,只有一米六零左右。
  满子没有和郑峰一行打招呼,只是冲着几个人笑了笑,然后跟在同志们的后面走出祠堂的大门。
  在祠堂东边的十字路口,同志们向南,满子向东。
  郑峰走了几步,停住了,转身朝满子道:“满子师傅,你的书说得很不错啊!”
  “不好——不好,让你们见笑了。”满子微微一笑,“难登大雅之堂,但乡亲们喜欢。”
  “什么时候再来啊?”
  “年底再来。”
  “你家住在哪里?”
  “在南边,西场村。”
  “你怎么回去啊?”郑峰看满子行走的方向不对。大家都知道,东边是花家大塘的西码头。”
  “我有船,划船回去。”
  满子的船停在西码头。
  “你帮花长云做了早饭?”
  “他一个人太孤单。”
  “你经常来看他吗?”
  “不经常,但只要路过花家村,我就来看看。”
  “郭筱兰的案子,你知道吗?”
  “怎么不知道,十二年前,这两个同志们不是还来调查过吗?”满子认出了谭科长和向阳。
  “你怎么会认识我们?”
  “郭筱兰出事的时候,我正在祠堂念书,你们不是到祠堂来找过茅先生他们吗?”
  郑峰和李云帆对视片刻:“满子师傅,当时,你多大年龄?”满子的年龄看上去有三十岁左右,十二年前,满子的年龄应该是十八岁左右,而读小学,最大年龄顶多十三四岁。
  “我看上去是不是有点苍老,我今年才二十六岁。”
  “你多大读书的?”
  “我九岁才读书——农村娃读书都比较迟。”
  “郭筱兰出事的那天下午,你还能记得吗?”
  “那是十二年前的事情,我当时只有十三岁,谭公安他们到花家村来调查,我才知道郭筱兰的死有问题。”
  “你在这里读书的时候,没有课的时候,到芦苇荡里面去玩吗?”
  “去啊!中午,下午没有课的时候,有时候体育课不上,我们就到大塘边和芦苇荡里面去玩。”
  “学校一般是在什么时候放学?”
  “在四点半以后。”
  郑峰在想,四点以后,学校如果没有课的话,这应该是孩子们到芦苇荡玩耍的时间。
  “你们都玩些什么?”
  “玩什么?逮什么玩什么。找野鸭蛋、野鸡蛋,到树上去掏鸟蛋,到大塘里面去摘菱角。”
  “老师没有关照你们不要到大塘去玩吗?”
  “老师不许去,我们是偷着去的。”
  “放学以后,你们还会去玩吗?”
  “会,我们有时候是在放学以后玩,这时候,老师管不着我们。”
  “在郭筱兰出事的那天下午,放学以后,其它同学有没有到芦苇荡去玩?”
  “不知道,当时也许能想起来,事情过去了十二年,再也想不起来了。”
  “有没有听别的同学说过郭筱兰这件事?”
  “没有人说过这件事。”
  “没有同学说在芦苇荡里面碰见什么人吗?”
  “没有人提过这个茬,在芦苇荡里面碰到人是常有的事情,谁会在意这个呢?”
  “警察到花家村来,警察勘查现场,你们都知道吗?”
  “咋不知道,那天,我们都在这里看警察忙乎呢,前村、后村,还有其它村子的人,来的人不老少?”
  “当时,现场确实有很多人。”谭科长道。
  “同学们没有议论过这件事情吗?”
  “没有,当时,我们都很小,谁会往心里去呢?”
  满子说的应该是事实。
  满子解开系在树上的绳子,跳上船。
  同志们目送满子将船桨东划去。
  和满子分手之后,同志们回到十字路口,然后朝南走去。
  前面已经交代过,郭有才家在前村,前村分前后两个部分,郭有才家在第二排,距离花家大塘不到一里地。由西向东数,郭有才家是第四个院落。
  人还没有到村口,就听见狗叫声,先是一条狗叫,紧接着是几条狗叫。村口有一个油坊,远远的就能闻到一股花生油的香味。
  油坊有一个不大的院子,院墙是用篱笆扎起来的,篱笆门关着。
  “这就是徐长水家。”谭科长指着路东边一户人家的院门道。
  油坊在路的西边,油坊的北边和西边是一片杂树林。
  徐家的院墙是用泥巴加草垒起来的——院墙不高,院门紧闭。
  “这个油坊过去是由徐长水打理的。”
  “谭科长,你当时有没有调查过,哪些人家到郭筱兰出事的码头用水?”郑峰道。
  “这——我们当时还真没有想到。”
  李云帆从口袋里面掏出笔记本在上面写了一行字:哪些人家在案发现场附近的码头用水?
  狗在六个人的前面且叫且退,一条狗在大家的后面且叫且进,这般前后夹击,弄得五个大老爷们和一个女人进退不得。
  同志们小步走到第二户人家门口的时候,从院门里面走出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他吼了一嗓子,几条狗都退去了:“瞎了你们的眼,再叫,我就把你们的腿都打折了,有多远给我滚多远。嘿,这不是谭公安吗?”
  伴随着郭侉子的呵斥声,院子里面传来了小孩子叽叽喳喳的打闹声。
  “郑局长,这就是材料里面提到的郭侉子。你好,郭老大。”
  “这么早啊!有时间到家里来坐坐。”郭侉子将郑峰一行打量了一番。
  一行人走得到第三家院门口的时候,花生油的香味中加进了很浓的咸鱼味。花家村不少人家以打渔为生,铺的鱼卖不完的就用盐整一整,挂起来,放在屋檐下。
  郭有才家的院门里面走出一个人来,他就是郭有才。他看到同志们以后,迎了上来:“早饭快好了,我正准备去喊你们。”
  谭科长本来想说什么话,结果被郭有才的突然到来打断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