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528节

  如今的樊楼,方知味,都有台球室,京中纨绔们在包厢里面豪赌,极大地刺激了台球活动的发展。
  让苏油哭笑不得的是,大宋人赌瘾太大,嫌弃苏油制定的规矩麻烦太慢,很快麻将被简化了打法,台球被减小了球桌,球数,加大了球体,球洞,从士大夫们优雅的玩具,变成了市井之中的赌具。
  苏油估计,捶丸要不了多久,也要被大宋人再次简化,然后与现在大宋玩法相融合,最后走入民间。
  能留下来的,可能就只有球和杆子了。
  卫国公主笑道:“好啊,记得把小妹叫上,打麻将字牌打不过她,就只有打球射箭了。”
  石薇笑道:“你今天过来不仅仅是看弼儿和漏勺的吧?”
  卫国公主挽住石薇的胳膊:“你要带孩子,探花郎给你的那些新款团香小兽应该用不着了吧?”
  石薇笑道:“我本来就不爱那东西,你要喜欢就都给你好了。”
  卫国公主嗔道:“哎呀你倒还真大方!怕是不知道有多精贵是吧?”
  石薇不以为意:“本来对我就没用,看诊的时候还要影响观察,这些东西都是药,是药三分毒。”
  卫国公主说道:“跟你就说不到一处去,探花郎的俏媚眼,可算是全做给瞎子看了。”
  石薇有扁罐漏勺傍身,现在更是妻纲大振:“就是他自己瞎忙,还不如跟我送点药材过来呢,比如这次的海螵蛸和海龙,还有郁金,白芍,百合,白菊,都是上品。”
  卫国公主听得两眼冒圈圈:“听不明白你说这些有啥好,既然你觉得没用,便将那些小兽都给我。”
  石薇进到内室,拿了两个长方形的盒子出来。
  卫国公主将一个盒子打开,里边是并排六个小盒,再将小盒子打开,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兔子形状的药饼来凑到鼻子前闻了闻,陶醉地闭上眼睛:“真真的极品啊……”
  这是苏油根据黄庭坚给的香谱调弄出来的东西,还是老三样,精细纯。
  每一种香料,都通过精萃和提浓,然后按比例与鲸油混合,重新揉入引燃用的粉料当中而得,比大宋寻常的制法精致纯净了很多。
  十二种香型,是根据十二个月的气候,适宜的浓淡,甚至与应时的花季相结合,再做成十二生肖的形状,形象比较卡通,显得憨态可掬。
  小心翼翼将香药小兔子放回盒子里,卫国公主笑道:“可真是谢谢了,你夫君这妙手巧思,活该家中娘子有享不完的福,难怪你看得这么紧!”
  石薇一般能动手就不动嘴:“刚得了东西嘴就开始放肆,好久没挠你痒痒了是吧……”
  ……
  两宫之间的花园里,春意融融。
  除了两株红梅开得正好,还有几丛低矮的春鹃,一株瑞香。
  花都不是什么名贵的花,但是红梅是当年苏油从刘秀庙后边寻来的老桩,经过盘剪,配上假山,草坪,在水塘边显得非常好看。
  春鹃低矮,但是同样精心的料理,如今花团锦簇遮住了叶子,如同两团火焰。
  瑞香是一种很神奇的植物,枝条柔韧,可以任意盘成结子。
  这株瑞香是养在大陶缸里的,草坪上有几个土坑,刚好能放下一个这样的大花盆。这些大盆栽平日都养在暖房里,有专人照顾,花开之后再搬到这里来放入坑中,就好像一直长在这里一样。
  这盆花被苏油指挥花匠盘结成错落有致的四级,每一级顶部都非常平整周正,还专门有个名字,全称叫做“瑞香四季正太平”。
  在这春风和煦的日子里,赵顼问候两宫太后起居后,难得地给自己放了个假,为她们表演新式的茶道。
  茶道并不复杂,主要是茶器比较好玩。
  一个银铛,用银炭热着泉水,赵顼从一个竹筒里用铜匕铲出一些绿色带细绒的扁针状茶叶,放入一个古怪的陶壶里,冲上水,片刻之后,给两位太后冲上。
  茶汤嫩绿清透,高滔滔端起小陶杯一闻:“这茶可真香,原来仅凭茶香本味,都如此涤人心脾。”
  曹太后品了一口:“当真是好茶,咦,这茶壶颜色好像变了……”
  赵顼将剩下的茶水倒出浇淋在茶壶之上,盈盈一握的小茶壶,显得更加好看。
  高滔滔笑道:“探花郎还真是雅致,小小一个陶壶都能搞出这么多意趣,这线条看着真舒服。”
  赵顼笑道:“苏明润很奇怪,你说他是雅人吧,他平日仪状又大大咧咧,也不好彩衣锦绣,连丝绸裘皮似乎也不喜欢,就图一个素净。”
  “与人相处也没架子,听晏几道说第一次见到他是,他正与村中一群孩童蹲在屋檐下吃饭,毫无士大夫的样子。”
  “你说他是粗人吧,看他进入宫中吃蟹用的蟹八件,弄出来的文士折刀,琉璃宫灯,细瓷,菖蒲石,精美饮食,钢琴,那有真真是名士风范。以晏小山的富贵习气,在他面前都抬不起头来。”
  曹太后笑道:“蜀中不是盛传他仓舒转世?那是天生带出来的富贵气儿,然后又投胎到了乡下人家。看这茶壶,倒是搞成山林隐逸了。”
  赵顼说道:“今日茶水如此甘永,除了茶叶,壶本身也有说道。”
  “苏明润说喝清茶用瓷杯瓷壶,本身就失了下乘。茶是山林之物,餐风饮露,得天地之灵气,正需毫无匠气,大巧若拙,浑然天成的茶具。”
  “见土人以泥为缸,即澄其泥以为壶,讲究的是一个古秀可爱,栗色暗暗,如古今之铁,敦庞周正。”
  “刚刚泡茶的这个壶,用泥称为大红袍,平日里是绛朱色,与五品官员服色相似。待到滚水入腹,便转为猪肝色,也是天然妙绝。”
  说完让内侍取来另外十二种器型,皆是古拙庄重,质朴浑厚。
  “据苏明润说,宜兴丁山下有岩层,将岩石碾成细沙沉淀后,可以得到朱,紫,黄三色淘泥。根据炉温不同,又能烧造出蟹壳青、粟色、紫铜、海棠红、朱砂,葵黄、梨皮、香灰、铜绿等诸般颜色。”
  “泥越老越好,他说这是第一批,让宫中先将就用着。”
  “这猴子!”曹太后拿起一个松皮树纹的黄色小壶:“哥儿你看这个才有趣,便如一棵老松,连树疙瘩都有,哟,还有款识呢。”
  壶盖里边,果然有一个印章,上边是“浙贡”二字篆文。
  高滔滔拿起一个朱砂紫的端详起来:“这个形状很熟悉。”
  赵顼说道:“刘奉世他们收集上古先秦金铜器物,如今的《熙宁金石图录》,已经出到了第三卷,这是根据始皇帝权制作的器型,称为‘秦权壶’。”
  “娘娘你看,连秦权的铭文都原封不动地复制在了上头: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高滔滔不禁哭笑不得:“一个陶壶,楞给整出雅气儿来了,这还是泡茶用的东西吗?”
  见到赵顼又在往大红袍小壶上浇茶水,曹太后好奇:“哥儿你怎么老往壶上浇茶水?这又是什么说道?”
  赵顼说道:“苏明润说这壶一个壶只能泡一种茶,还需要在饮茶时用茶汤浇养,养到光华内敛,色泽温润,壶带茶香,才算真正的好壶。”
  高曹二太后面面相觑,天家都不知道泡个茶还有这份讲究!
  第七百八十四章 模式的胜利
  二月一过,江南大地上就忙碌开了。
  农人们开始收拾畜栏,沟渠,从猪粪坑里挑出粪肥,整固田坎,翻耕田土,追肥……
  蜀中移民虽然地里种着油菜,却也不能闲着,也得去边上圩田帮短工,没办法,地太多了,仅仅靠当地移民,实在是种不过来。
  同时蜀中移民还要给他们带去优良的种植习惯,先进的种植工具,有了地窗秧房这玩意儿,沟垄里的秧苗可以提前下播,长得比往年更加茁壮。
  十个蜀中移民的圩田,和十个两浙路移民的圩田,整整四万亩地,是苏油搞出来的试验田。
  其中三分之一种小麦,四月收获前在麦垄间作棉苗,等到麦子收获后,麦田变成棉田,实现一年两收。
  三分之一种油菜,四月收获后种中稻,同样实现一年两收。
  剩下三分之一,还是老模式种早稻,但是育秧时间提前,同样能调配两季。
  要实现肥力充足,就必须堆肥,好在淘泥本来就是这几年的工程任务,将溇港内的淤泥淘出来就已经很肥了,加上青草,粪肥,可以堆出不错的农家肥来。
  至少十几年内,土地肥力都轮不到上化肥的地步。
  每种一年后,还可以换种苜蓿或者豆子,也是积累氮肥的途径。
  不过这些是后话了,现在光挖泥堆肥,都是苦活。
  但是人的心气儿足了。
  苏少保给了咱一片旱涝保收的肥田,不卖了命的种上,那就是失了德性。
  人离乡贱,加入到移民队伍里来的人,首先都是有各种各样无奈的原因;
  其次都不是懒人,都是有想法敢干的人。
  通过后世的经验,苏油知道,这种人,只要给他一片能够自主的土地,他们就能发挥出最大的能动性。
  这是移民们第一次觉得这日子有奔头,第一次堂堂正正为了自己活!
  不仅仅壮劳力的男丁,就连妇女,老妪,老翁,都加入到这场波澜壮阔的大建设中来,烧水做饭后还得下田。
  家中大些的娃子,他们还要负责养鸡,赶鸭下塘,还要领着弟弟妹妹们煮猪草喂猪。
  苏油直接下令给各地军队,两浙路的军人,必须心系百姓精忠报国,因此农忙时节帮助百姓抢收抢种,是军人们应尽的义务!此次新军扩编,就从支农模范当中选拔!
  有了军队的加入,太湖周边的大建设,更加热火朝天。
  不过苏油也没有薄待他们,每人每天三百食料钱,和开荒的民工们同工同酬。
  当兵的也需要未来,苏油对王中正大言不惭地宣称,这叫做劳动改造,易经伐髓,接受劳动人民再教育。
  丑话先说在前头,今后的两浙路,肯定不需要这么多的军人,教育不过来的,那他们面临的就是专业淘汰!
  淘汰下来的军人干什么?还不是种地?所以现在学习种植技术,也是为自己将来转业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最开心的是章惇和蔡京,思想工作做到位了,大家的未来都有了希望了,这俩货的工作一下子就轻松了下来。
  加上报纸把控舆论宣传,两浙路,就如同苏油曾经履任过的每一个地方一样,陷入了一种狂热建设的情绪当中。
  所以当晁补之拿着汴京漏勺出生的来信奔至的时候,苏油真挽着裤腿和张麒一起拉犁呢。
  这也是江南特色,水田松软,即使没有牛,靠人力翻耕拉着尖角曲辕犁,两人一天也能翻耕两亩地。
  一户人家,四十亩地翻完也得小一个月,这还是苏油给他们配备了最先进的坚犁的情况下。
  苏油已经看到了收获季节时的麻烦。
  然后幸灾乐祸地想象以后人力资源更加紧张后,那些守着几百亩良田雇不到人的豪强们的哭声。
  看来江南的水牛要涨价了,得通知四通组织提前着手畜牧业……
  三月插秧也是苦活,万幸的是蜀中早就发明出了一种“秧马”
  秧马就像是一艘小独木舟,上面有筐子装秧苗,人可以坐在上面进行插秧工作,无需弯腰站在水田里插秧了。
  饶是如此,等到两浙移民的地耕完,蜀中移民的油菜又该收获了。
  苏油看着满眼丰硕饱满,已经三分之二转黄的油菜荚,感觉全身上下没有一个细胞不在喊痛,痛哭一场的心都有了:“老子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李老栓赶过来给苏油定性:“少爷你就不该是种地的人,何必逞这个强嘛。”
  刘万春领着安和圩的乡亲们也过来了:“少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你白日里务工,夜里还要批阅公文,太操劳了。如今永安圩帮我们栽种好了水稻,该轮到我们来给给永安圩乡亲们收菜籽了!”
  苏油也觉得自己最近的确有些过劳:“是逞不了强了……那我换个工种,给大家管理后勤还是没问题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