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节减少配给

  在原来的世界格局当中,不管是哪个国家进行战争,他们最为担心的就是后勤问题,又或者是后来打仗打不起了,反正金钱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是美国方面从来都没有担心,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内,美国士兵的所有供应都是最高的,而且他们从来都不担心后面的工厂生产不出来,美国整个国土面积十分广大,不管是什么样的物资,都能够在他们的国土上找到,而且数量还十分的庞大,因为这样的原因,美国士兵在前线打仗都是大手大脚的,就算只发现了一个敌人,那他们的机枪和炮弹也会把整个地区给覆盖一遍的,毛远山的思想就是从美国军队那里学来的。
  这样的思想,原来的时候一点错都没有,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思想,美国方面的伤亡率要比其他国家低得多,虽然美国士兵在北非地区损失惨重,但是跟苏联比起来,他们的损失已经很少了,如果把苏联军队拉到北非地区来,恐怕他们现在的损失至少要超过150万人,当年华夏跟苏联在西伯利亚地区激战的时候,苏联军队经常几十万几十万的损失,那个时候如果不是苏联人口众多的话,恐怕这个国家是不可能坚持下去的,现在美国军队也感觉到有一丝压力了,很多美国的军官发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们的补给品有些不足了,原来十分充足的资源现在有些棘手了。
  第一个表现就表现在运输船上,原本在港口当中都有闲着的运输船,那是因为卸船的时候需要排队,所以后面来的这些船只都要在那里等着,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这些船只来的一艘就能够卸一艘,根本就没有在这里排队的,因为前线消耗得十分快,所以他们必须得快点把这些物资送上前线,要不然的话就代表着自己的军队开始损失了,而且因为海面上潜艇的威胁,这些运输船有1/3都被击沉了,他们的数量也跟原来不一样了,这也造成了没有船只在这里排队。
  第二个表现就是士兵手里的储备品,按照原来美国军队的要求,每一个士兵在战场上都应该有三天的储备,但是现在所有的士兵只有两天了,在普通的士兵看来,三天跟两天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因为谁也不可能一天就把两天的储备给吃光或者喝光了,原来有三天储备品的时候,他们都还感觉到十分劳累,因为不管你要转移到什么地方,你都必须得把你这三天的口粮和弹药给背着,可以说是无形当中增加了他们的负担,现在由三天改为两天了,很多士兵还都感觉到非常高兴呢,但是一些老兵和低级军官就不怎么高兴了,这可是直接减去了他们1/3的战备资源。
  如果运输线没有被切断的话,那么他们完全可以继续的采用两天的储备方式,但是当运输线被切断的时候,两天的储备资源怎么能够呢?现在他们的对手是华夏人,并不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华夏人的能力他们都是领教过的,火力方面也是跟他们不相上下的,如果没有办法解决华夏人的话,他们的资源又减少了,那么他们该如何取胜呢?这几天的战斗也让他们看出来了,你这边火力如果比较猛的话,那么华夏人会用两倍的火力给你们打回来,两天的储备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呢,当他们去跟军需官要更多的资源的时候,军需官很严厉的拒绝了他们,让他们继续领取两天的资源。
  这个时候就算是傻瓜士兵也感觉到了不对劲,在原来的时候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如果你跟军需官说要多领取一天的弹药,恐怕军需官会很高兴的给你两天的,因为美国士兵都是十分懒惰的,战争时期,也不愿意背着子弹到处跑,所以如果你愿意多领取子弹的话,军需官会非常高兴的,现在很多士兵都想多领取了,结果军需官竟然是坚决的拒绝了军需官,给出的解释就是我们的运输非常棒,不会让你们缺少武器弹药的,如果你们背着三天的武器弹药,恐怕你们的行动力会减弱,就没有办法更好的执行上面的命令。
  如果军队当中全部都是新兵的话,军需官的这些话很有可能能够有市场的,但现在军队当中还有很多老兵呢,他们非常清楚这些军需官的嘴脸,如果你多要弹药的话,军需官是非常愿意给你们的,因为这样就减轻了他们的负担,他们不用拉着那么多的弹药跟随你上战场,在战场上最危险的地方是前线吗?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在战场上最危险的地方就是弹药车,别的地方一发炮弹才能够让你坐一次土飞机呢,但如果你在弹药车周围的话,哪怕是一颗打偏了的榴弹,也有可能让你做一次土飞机,这都是经过多次验证的。
  所以很多美国士兵得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美国的后勤的确是出现了问题,其实按照美国现在的后勤,其他各国都已经是非常羡慕了,至少他们还有两天的储备资源呢,对于其他各国来说,如果让他们去跟华夏打一场这样的高强度战争,恐怕他们连半天都坚持不下来,别的地方就不多说了,光看看阵地前面的那些子弹壳吧,平均每个士兵至少要发射两百发子弹,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这已经是一个没办法坚持的战争了,如果华夏跟他们开启一场这样的战争的话,他们根本就不需要抵抗,光是这些子弹就能够把他们给压垮了,这也就是跟美国人对的,这才能够抵挡得住华夏的进攻,换成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所有的美国士兵都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他们就开始聚集在连部的门口,必须要让连长给自己一个解释,是不是这边的后勤真的不行了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