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节德国的机会

  “总指挥,这是我们最新侦察到的消息,苏联往远东地区调派军队的速度减弱了很多,根据我们在欧洲地区的间谍汇报,希特勒已经把他最后的预备队派上了苏联前线,他们在昨天下午的时候发动了一次猛烈攻势,动用了超过30万人的军队,苏联军队跟德国军队在阵线打得难解难分,双方各损失7万人左右,现在已经后撤,不过从战略上来看,应该是德国人失败了,苏联人虽然损失的比德国人稍微多一点,但是现在战线还在苏联人的手工,恐怕德国人再次发动进攻的机会十分小了。”就在毛远山看着自己眼前的茶杯出神的时候,胡连带着最新的战报进来了。
  德国人从来都不会坐以待毙的,当华夏给他创造机会的时候,德国人总是会善于抓住机会的,但是现在的情况跟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情况又完全不一样了,苏联人的手中拥有了美国人支援的武器,还拥有他们自己生产的武器,所以现在苏联人的武器绝对不比德国人的差,除了士兵的素质比德国人的稍微差一点之外,苏联军队在各个方面都已经是超越了德国军队,甚至在信心方面也超越了德国军队,德国军队并不是战无不胜的。
  从德国方面再来看,现在德国军队当中的老兵数量进一步下降,战争打到现在,德国国内的各项资源搜刮的基本上也差不多了,现在他们购买华夏各类资源的比例已经提升到60%了。
  就算华夏可以不断的把国内的各种资源变换成战争物资,给德国人运过去,可德国国内的兵源也出现了紧缺,每个月送往前线的新兵超过25万人,要知道德国的总人口只有7000多万,经过战争的损耗之后,现在的德国已经面临兵力不足了,希特勒已经下令在各类仆从国当中招收大量的雇佣军,想要跟华夏一样直接动用别国的资源,可是这样的结果就是战役一败再败,雇佣军只适合打辅助战,让他们当主力的话,恐怕是有些困难的,毛远山从来不会让自己手下的雇佣军当主力,因为这是一个巨大的冒险。
  “这份报告没有错误吗?希特勒是不是吃饱了撑的,竟然是让意大利军队来担当主力,意大利表面上是一个欧洲强国,但是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是这些强国当中最弱的,墨索里尼要不是摊上一个好的机会,就凭他怎么能够当上意大利的首脑呢?我记得以前有人说过,如果德国的盟友不是意大利的话,换成任何一个国家,恐怕德国人都能够取得很好的胜利,完全就是因为这个猪队友拖了他的后路,才导致了德国现在的情况。”报告上写着希特勒用意大利第一第二集团军担当进攻主力,要不是这两个集团军战斗力不足的话,恐怕这次进攻已经是成功了,白白浪费了如此的一个机会,意大利人竟然还在庆祝胜利,因为他们干掉了苏联两个步兵师,可他们自己也损失了一个半步兵师,这还是在德国人的掩护之下,如果是让他们自己去的话,恐怕这五个步兵师没有一个能够回得来的。
  “看来总指挥对意大利军队真是了解过,我们队伍当中的见底儿也对意大利军队搜集过资料,我简直是怀疑他们是来搞笑的!在战场上,他们非但不能够帮助德国人,往往因为自己闯的祸过大没有办法收场,墨索里尼会亲自要求希特勒下令军队保护他们,他们简直就不是上战场来打仗的。”关于意大利军队的搞笑事件,估计可以写出一大本书来,现在所有的人都看出意大利的军队没有多大的用处,可惜特勒这个时候竟然还用意大利的军队来当主力,估计在开战之初就能够预料失败了吧!
  “其实这不是意大利最经典的战役,意大利最经典的战役是在埃塞俄比亚,动用了几十万军队,使用了飞机坦克毒气弹,各种各样的先进武器,这样的军队去对付一个非洲国家,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军队都还在使用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武器,根本连一点机械化的设备都没用,这样都没有战胜人家,真是不知道意大利人是怎么过日子的,他们平时到底是怎么训练的。”毛远山说的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意大利在欧洲扩张它的殖民地,本来以为很容易可以干掉埃塞俄比亚的军队,结果在损失惨重之下才干掉人家。
  “不管怎么说,这一次意大利人又把德国人的机会给丧失了,斯大林减缓了往我们这个地区派遣的兵力,增加了十个步兵师的兵力在斯大林格勒方向,德国人现在没有多少的兵力,他们只增加了五个意大利步兵师和两个保加利亚步兵师,关于装甲部队方面基本上是没有的,如果是就这么打下去的话,恐怕斯大林格勒战役很快就要结束了,一方面在不断的派遣新兵过去,而且是装备齐全的新兵,另外一方面只能是弄一些雇佣军过去增加的只有部队的番号,实际战斗力并没有增加多少。”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欧洲地区最为激烈的一个战役,毛远山听到胡莲这么说就走到了地图边上,斯大林格勒战役被称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如果苏联在这里胜利的话,恐怕苏联军队的信心会更加强横,这个时候毛远山觉得自己应该帮助德国人一下了,让他们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坚持的时间更长一点,让这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来得更慢一点。
  “让我们前线的间谍侦察一下,看看德国人的手里还有什么好东西。”毛远山没头脑的来了这么一句,胡莲脸上一笑,一般毛远山说这句话的时候,那就是准备打劫德国人了,也就是准备卖给他们军火武器,帮助他们一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