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节国与国

  如果毛远山按照政府内部的这些人提议如此去做的话,那么最终的结果就跟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德国很快就会战败,苏联会成为这个世界上的第二大国家,甚至有可能会超越美国,尤其是在军事和外星探空方面,这对于华夏来说,绝对不行的,因为苏联跟华夏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美国人强大,那倒没什么的,毕竟隔着一个太平洋呢,和北面就是苏俄,这对于华夏来说,那是不行的。
  关于这个问题,毛远山已经跟蒋百里先生商谈了好几次了,蒋百里先生对于毛远山的决定可以说是万分佩服的,蒋百里先生自己也有小九九,他也想着能够让德国削弱一些比较好,但是听了毛远山的分析之后,深切的感觉到苏联有能够成为一个大国的潜质,如果放弃了现在的这个机会的话,以后想要削弱苏联,那会变得万分艰难。
  所以在这次会议召开之前,保安团的两位高级首脑已经是做过了意见交换,他们已经统一了思想,那就是要在北部地区开始保安团新一轮的扩张,至少要吸引两百万左右的苏军,这也就让保安团至少要准备150万左右的军队,按照之前的战损比例,并不需要准备那么多,但是除了秋明油田之外,毛远山还看中了苏联所有的亚洲区,这部分军队是要过去占领的,要知道这地下可不是什么都没有的,除了油钱和煤炭之外,各种各样的资源可以说是多到数不胜数,上帝对华夏人不错,提前把这块土地交给了华夏人,可惜的是老祖宗没保住,竟然是把这么一块宝地交给了苏联人!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拿回来吧。
  “很好,全国上下的准备工作做得都是不错的,现在就要看看我们北方方面军的准备工作做得怎么样了,从一开始你们就是我们全军的老大哥,在组建的时候,我就已经告诉你们了,你们的任务非常艰巨,现在到了用你们的时候了,而且我要提醒你们一点,现在的苏联军队要比以前强大很多,除了美国装备的那些武器弹药之外,他们在战场上的素质也提高了很多,绝对不跟那个时候是一样的,而且最重要的一点,苏联人现在有了信心,大规模的溃败是不可能发生的了。”毛远山,看到北方方面军的几位长官都没有说话,所以把话题引到了他们的身上,就算全国各路支援的再多,如果他们没有表态的话,恐怕他们就有所顾虑了,要知道他们才是生活在那个地方,对那里的了解要比后方的这些参谋们要多得多。
  大家这个时候才发现,北方方面军的长官们竟然一句话都没说,要知道他们可是唱主角的,难道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吗?还是他们知道什么呢?要是这样的话,恐怕还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呢,并不像现在想的那么简单。
  “报告总指挥,报告参谋长,我们北方方面军也是准备好了的,只是经过我们的侦查,我们发现苏联军队当中的火力配备,几乎已经与我军相平,而且苏联各大军工厂已经开足马力,我军以前的各种战术可以说是有些落后,如果继续按照我军以前的战术给苏联人进行对敌的话,恐怕伤亡要比现在多出3到5倍,战胜他们,我们是有信心的,但是如此巨大的伤亡,是不是对于我们全国人民来说,有些难以接受了,毕竟在保安团成军以后,我们的伤亡跟敌人的战损比也没有到过1:5以下。”看到大家都在看着自己,胡连站起来说道。
  原来胡莲担心的是这个问题,之前的时候并没有人想到这个问题,现在胡莲当众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大家都开始议论纷纷,就跟胡连说的一样,每当保安团取得一次胜利的时候,国内各大报纸都会争相报道,当中的战损比,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数值,如果现在把真正的战损比报道出来,恐怕要达到1:3,甚至是1:2,要知道在热武器时代,能够达到1:5的战损比,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在之前的战争当中,保安团都是凭借强悍的武器装备来打败敌人的,但是现在敌人也有武器装备了,而且并不比保安团的少多少,在慷慨赴死这方面,苏联军队也是非常厉害的。
  “各位都静一静,难道大家忘了吧?在历史上,我们的国家也是一个备受压迫的国家,可我们为了整个国家的自由,不知道牺牲了多少的先人烈士,现在因为我们胜利了一段时间,难道就以为我们的国家承受不了这个牺牲了吗?全国各方面的媒体需要管制一下,要让他们从正面宣传我们的伤亡损失,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呢?之前的时候我们打的战争几乎都是不对称的战争,但是在北方方面军接下来的战争当中,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苏联军队的战斗力不低于我们保安团的战斗力,所以我们的战损比将会大幅度的提高,这一点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但是我也请大家明白,我们的老百姓有能力承担各种损失。”毛远山没有想到这个问题,竟然在将军当中引起了这么大的反响,所以必须得给大家吃个定心丸!
  以前的时候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因为保安团取得的胜利实在是太多了,让全国的老百姓都感觉到保安团取胜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损失还不能太大了,如果保安团取胜损失太大,那这就不能算是胜利了,老百姓自有心中的一杆秤,这也是因为媒体的原因,现在对战强敌,如果还想保持以前的那种战损比,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所以必须得通过媒体真实的报道战场情况,不能够虚构战场情况,这样最终会自食恶果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