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节日均消耗

  经过一段时间的战斗之后,美国军队和华夏军队现在的心情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美国军队来说,战争和他们预想当中的完全不一样,很多美国大兵想的就是他们到这个地方使劲的来一场火力袭击,然后日本鬼子就会老老实实的跟他们投降了,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矮小的日本鬼子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勇气跟美国军人作战,他们的军事装备跟我们差距实在是太大了,绝对能够做到跟华夏人说的一样,不战而屈人之兵!可惜的是,当他们看到一个又一个的战友倒下去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想法有多么幼稚!只要一个以武至尊的国家,是不会对他们投降了。
  日本军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投降最少的军人,在他们的印象当中宁愿战死也不愿意投降,所以美国人这种想法一开始就是十分可笑的。
  跟美国人完全不一样,华夏所有的军队在今天的作战当中,充分感觉到了技术先进所能带来的优势,今天华夏地面部队并没有展开多么大规模的进攻,完全是在观看表演了,对于他们来说,重型轰炸机一进行覆盖性轰炸,这就是今年最大的年度大戏了,所有的华夏军队都看到日本鬼子被炸的连头都抬不起来,而且日本鬼子修了半个月的各种防御工事,在重型轰炸机的轰炸下,被损毁了80%以上,剩下的20%现在也全部暴露出来了。
  还真别说,日本鬼子修堡垒的能力绝对是非常强悍的,有可能他们这一点是跟老鼠学的吧,在重型轰炸机的覆盖性轰炸之下,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堡垒被隐藏住了,重量,也没有让手下的军队进行进攻,郑亮十分明白这些堡垒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伤亡,因为当初东南亚地区并不适合大规模的机械作战,所以运送过来的坦克都不是重型坦克,在攻击这些堡垒的时候显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郑亮准备明天让重炮团挨个点名,把这些堡垒都来上一遍,那个时候才是地面军队进攻的时候,要不然的话直线上升的伤亡数字,肯定会让毛远山受不了的。
  在这场战役当中,毛远山要求的就是我们坐山观虎斗,看着这些外国人在这块地皮上厮杀,我们绝对不能够成为真正的主角,尤其是美国人,必须得把美国人拉下水,这是毛远山强调了不下20次的精髓,如果我们替代了美国人,在这里跟日本人大打出手,那最终获得利益的肯定不是日本人,肯定是美国人,那个时候华夏跟日本都筋疲力尽了,美国人跑出来摘桃子,这是美国人在全世界做事一贯的准则。
  “这些该死的华夏人实在是太可恶了!白天他们的很多重型轰炸机,如果可以稍微拐弯儿,就可以帮助我们一下,可这些家伙宁愿把炸弹扔到那些尸体身上,也不愿意过来帮助我们,明明他们都不需要轰炸了,还是一遍一遍的在炸他们面前的敌人,难道我们之间不是盟友吗?”对于白天华夏人的所作所为,到了晚上的时候,可是有很多美国军官不愿意的,在他们看来,华夏人那里根本就不需要第三轮轰炸了,前两轮的轰炸已经是把整个日本师团给炸烂了,第三轮的轰炸纯粹就是浪费弹药了,但是在华夏人看来,这并不是浪费弹药,上面还有好几千的日本鬼子呢,我们是为了华夏士兵的生命负责,至于你们美国士兵的生命,必须得让你们美国政府负责。
  哈尔西将军心里也认为华夏人的这个做法很不对,应该帮助他们一下,不过哈尔西将军毕竟跟普通的美国军官是不一样的,他是目前在东南亚地区的最高军官,如果这些话从普通军官的嘴里说出来,也就是平常的发牢骚就是了,可如果从他的嘴里说出来,这就代表着美国对华夏的不满意,现在美国到这里来还没有站稳脚跟,现在就把他们的盟友给得罪了,这是得不偿失的一种行为,不过哈尔西将军也没有制止手下的牢骚,因为今天这几千人的伤亡,足以让美国人感觉到战争的残酷性,让士兵和军官嘴里发发牢骚也是应该的,不然很有可能会把他们给憋坏的。
  “我们的海空军不是号称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吗?为什么我们的海空军没有在战争开始的时候像华夏人一样对他们的阵地展开强烈的攻击呢?我们的步兵冲上去的时候,竟然是还保留了那么多的火力点,在我们的正面,足足有上千个火力点对我们开火,我们的士兵连一点隐蔽的地方都没有,到最后的时候全部都倒在了阵地前面,如果我们有华夏人那样的实力的话,绝对不可能会有那么多的伤亡。”很多美国军官都在谈论这个问题,每次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都感觉到恐怖,原本以为美国的工业实力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强悍的,可是今天的战争打完,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以为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事实,那只是自己一厢情愿就是了!华夏人的工业实力是多少,他不知道,但至少在这一场战争当中,华夏人所表现的实力绝对比他们强悍。
  军官之间都已经是有这样的想法了,更加不要说普通的士兵了,不过普通士兵现在也没有功夫发牢骚了,要么他们躺在担架上,要么他们抬着担架,一天就损失了5000多人,让美国人感觉到十分恐怖,这才仅仅一天的时间,原来他们在欧洲战场上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那个时候全部都是短兵相接,也没有如此大的损失,对于他们来说,现在的战争难道真的跟他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了吗?还是他们落伍了呢?那战地医院当中躺着的病号一个接一个,每当有士兵经过那里的时候都感觉到浑身发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