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里的小娘子 第177节

  然后阿祚又说:“要不这样,我陪你去?”
  “……算了。”阿礼重重叹气,咬咬牙站起身,悲痛地往外走。
  还是他自己去吧。不然本来就尴尬,身边还戳个想看热闹的弟弟,估计他和林氏都得找根绳吊死。
  阿礼硬着头皮走进玉引的住处,从院门到堂屋大门的那一段路上,他都没敢抬头。
  直至迈过堂屋门槛的时候,他余光才扫见案桌一侧那抹鹅黄色的年轻身影,只那一瞬,他连对方长什么模样都没看清楚就红了脸,竭力从容地向玉引一揖:“母妃。”
  “来啦?坐。”玉引颔首,看着阿礼的神色心里都笑翻了,十分想跟他说“别害羞,我懂”。
  阿礼便也去桌边落座。玉引自然坐在主位,左手边坐着林夫人,林夫人身边坐着女儿,只有玉引右手边的位子是留给他的。
  换言之,他得挨着林氏坐。
  于是阿礼弹指间进入“坐下就没再抬眼”的状态。菜已然上齐,他便不由自主地一直盯着眼前的一碟白嫩嫩的鱼圆,好像要把那碟鱼圆看穿似的。
  玉引看看他又看看林氏:“哎,你们俩。”
  二人同时一怔。
  玉引垂眸浅笑:“你们俩跟那碟鱼圆有什么深仇大恨?说来听听?”
  “……!”
  二人下意识里身形一下子往反方向避去,继而又都脸红得更厉害。末了阿礼作为男孩子,可算还是先一步说了话:“那个……这鱼圆确实不错,姑娘先请。”
  “公、公子先请!”林氏索性舌头都打了结,玉引和林夫人两个过来人忍不住扑哧笑出来,转而就见两个孩子脊背都绷直了。
  林家母女在晌午后没留太久便告了退,然而阿礼要面临的事便还没完。
  孟君淮一听说林家母女离开便往正院来了,进了门就问阿礼“怎么样,喜欢不喜欢?”,面色刚缓得正常些的阿礼一下子又面红耳赤。
  孟君淮“逼问”了三五遍,阿礼才憋出一句“挺好的……长得漂亮,人也聪明”,玉引正在旁边闷着头努力不笑,忽见孟君淮一个眼风扫过来。
  “……?”她怔怔,他噙着笑又说:“你先回去吧,若没什么变数,回头就让林氏跟咱们一起回京。”
  他这话是跟阿礼说的,但直至说完,目光都还定在玉引面上。
  玉引觉得怪怪的,等阿礼一走,就问他:“怎么了……?”
  “咳,没什么。”孟君淮清了声嗓子,坐到她身边去却低眼没再看她,“就是一下子想起来,当年我有一天忽地就觉得,这小尼姑长得漂亮人也聪明。”
  “……”玉引睇着他撇撇嘴,“怎么突然说这个。”
  “你问的。”他一脸理所当然地一瞟她,转而正色,话题就此转开,“看来阿礼对这姑娘挺满意,再问问林家的意思,若没问题便定了。”
  他说罢端起茶盏来饮茶,刚喝一口,胳膊陡被一抱。
  孟君淮硬生生端稳茶盏才没让茶水洒到身上,一侧首,看见她一双笑眼亮亮地望着他。
  “……干什么?”他问。
  玉引继续笑望着他:“你猜我当年对你是什么看法?”
  他一挑眉:“什么看法?”
  “当年我特别惊讶过……我居然真的对个男人动心了!”她说!
  “怎么着?”孟君淮呈了一脸惊悚给她,“在你原本的打算里,是想喜欢女人来着?”
  “……你讨厌!”玉引立时瞪眼,捶过去的一拳很是使了点力气,又粗着嗓子道,“我本来六根清净,不喜欢男人也不喜欢女人好吗!”
  “哈哈哈哈我知道我知道!”孟君淮拥着她笑倒。
  然后两个人鲜见地在午睡的时候……
  做了点给小孩子看的话本里不能写的事儿。
  .
  三月末时,众人踏着一天比一天更暖的天气走上了返回京城的路。
  阿礼和林氏的婚事正式定了下来,林家便也有不少人同往。船队的阵仗比来时更大了些,一路都热闹极了。
  整整三个多月都在杭州玩得痛快,于是直到返程的路走到一半,玉引才后知后觉地想起来问孟君淮,这次出来到底有什么别的意图没有?真的只是出来玩玩 ?
  孟君淮被她这后知后觉笑了半天,笑够了才告诉她说确实是有别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皇长子大婚的事易让朝中再掀一阵立储风波,他这当亲王的若不避出来,铁定又要被卷进去。
  但他说这话时,谁都没想到回京后听到的第一个消息竟是皇子妃有孕了!
  刚进卧房歇下来的玉引被这消息惊得目瞪口呆,细问芮嬷嬷,芮嬷嬷回说好像已经五个多月了,只不过现下宫里才将消息放出来。
  五个多月……
  玉引酝酿了半天还是没能生出什么欣喜,只顾着追问:“皇子妃胎像怎么样?安好么?”
  芮嬷嬷回说一切安好,她才算舒了口气,定了定心着手写了封帖子递去皇长子府,打算过两日登门看看夕瑶去。
  而在夕瑶的回帖送来之前,皇长子的请帖先一步到了府上。请帖递去了孟君淮那里,孟君淮又转来给她。
  玉引拆开一瞧:嗯,请谭昱过去说话的。
  她把谭昱叫来说这事,谭昱一下子吓得够呛:“不是……王妃……这事……我……”
  他显然脑子都懵了,一个词一个词地蹦了半天也没说清楚什么。玉引一哂,安慰说:“没事,皇长子殿下是受王爷的嘱托帮你们呢,你安心去,若有空顺便回家看看好了。”
  谭昱告退时仍是一脸发蒙加面红耳赤,玉引想想他的神色又想想阿礼见林氏时的神色,笑叹男孩们情窦初开的模样也都很有趣啊!
  然后她心绪复杂地列了个单子,把府里长大的孩子们从大到小全写下来,又一个个在旁画圈做标注。
  ——尤则旭,娶了。
  ——夕珍,嫁了;和婧,嫁了;夕瑶,嫁了。
  ——尤则明,据说尤氏已为他定亲;阿礼,已定亲;兰婧,大约很快就要定亲。
  按大小算下一个就该阿祺了,最多再等两年,就又要定下一个!
  哎呀呀这么一个个把孩子安排好很有成就感嘛——玉引莫名因此而有了新的追求,暗搓搓地琢磨着一定要给阿祺也安排一门让大家都开心的亲事。
  .
  八大胡同,莹月楼。
  孟时祺到的时候如旧没费什么工夫就找到了香盈。
  近四个月没见,他觉得她好像……变漂亮了一点。他将从杭州带回来的礼物连带银票一起塞给她,香盈道了声些,接着却将东西塞了回来。
  她说:“以后……不劳烦殷公子了。”
  她至今不知道他真姓实名,孟时祺也已对此很适应,只因她忽然这么说而奇怪:“怎么了?”
  “我娘……去世了。”香盈低着头说这话时目光有点恍惚,嘴角上却依旧维持着点笑,“这四年我欠了公子二百三十六两银子,我都记得,一定会还给公子的。”
  “为何突然说这个?”孟时祺十分不解。香盈脸上的笑容又添了些许,很轻松地跟他说:“我没事的,我能照顾好自己,公子以后别来了,这也……不是什么好地方。”
  她说罢都不敢多看他,屈膝福了福,就转身踏上了返回二楼的楼梯。
  香盈心里想得明白,跟这位殷公子,还是断得干净些好。
  过去的四年里,他们一直是很好的朋友,他每次来,都只是为了和她说说话、吃吃点心而已。他很干净,她也不曾觉得自己脏,她一度以为她能一直跟他当朋友。
  但是母亲过世后,她很快就明白了,这是不可能的。
  莹月楼不会放她走的,先卖艺后卖身就是她将来的路。他或许会一直很干净,但她总会一步步变得和其他青楼姑娘一样,她知道他向来不喜欢她们。
  那她能做的,就是不让他看到她那样的变化,她想让他记住她干干净净的样子,止步在当下,或许是最好的做法。
  作者有话要说:  ——玉引兴高采烈地琢磨着要给阿祺安排婚事
  【画面一转】八大胡同……
  玉引:Σ( ° △ °|||)︴等等……???
  ☆、第194章 叫价
  不知怎么的,满京城忽然都开始传,说皇长子殿下多了一位新的莫逆之交。
  起初甚至没人清楚这位“莫逆之交”到底是什么来头。后来才逐渐有人打听出来,好像是逸亲王府里的一个……侍卫?
  顺着这个思路,大家理所当然地都觉得可能是通过皇子妃偶然结交的,一时大叹那个侍卫运气太好,又慨叹世事神奇。
  当然了,为什么一个王府侍卫能和堂堂皇长子成为“莫逆之交”,个中原因传得也有鼻子有眼儿的。听说是那侍卫棋艺极好,每每手谈都难分高下。
  ——这个原因让一众宗室子弟心服口服。身为皇长子堂兄弟的宗亲们,与他下过棋的并不少,人人都知道他棋艺高明,要赢他十分的难。
  那这位侍卫的棋艺,不说是“国手”,也绝对是个中高手。
  皇长子府中,夕瑶一连三天见孟时衸从前头回来时垂头丧气,隐约觉出不对。
  再一细问,夕瑶傻了:“你输给他不是故意的?!”
  “……不是。”孟时衸坐在床边叹气,“是真下不过。”
  他原本也是以为自己要做戏让谭昱赢一赢,让坊间觉得这是位高手,继而让人觉得王府翁主嫁一位高人的事不能只以“门当户对”的世俗眼光评价。
  可后来发现他竟然真的下不过!那个谭昱,在和他下棋的过程中虽然紧张极了,但每一步棋都走得稳准狠,让他应付得有气无力。
  孟时衸禁不住地因此好奇,问谭昱学了多久的棋,结果谭昱磕磕巴巴地说:“三……三四个月?”
  孟时衸差点气晕厥……这是个奇才吗?!
  他感慨说:“你们逸亲王府能人很多啊……!”
  但夕瑶的重点显然没放在这上头,她拽着他道:“你别光顾着下棋啊!人怎么样?兰婧可是要嫁他的!”
  “……”孟时衸滞了滞,“六叔没说让我管这个。”
  “……!”夕瑶瞪他,他又道:“这哪儿轮得着我把关啊?六叔肯定不会大意。”
  这倒也是。夕瑶记得谢晟在娶和婧之前被姑父怎样“刁难”过,现在想想她都想笑。这个谭昱的日子估计也不会有多好过,敢动什么歪心思,姑父一定会收拾他的!
  京郊,谭昱从家中出来后,心绪复杂得很。
  母亲拉着他一直哭一直哭,一个劲儿地问他怎么瘦了这么多。他不敢提那场重伤,只是说去杭州这一趟路上太累了。
  父亲的病倒已大好,却叹息说还不如不治了,治病弄得家里再度穷下去,白费了他在王府里辛苦攒下的钱。父亲还说,若在王府的差事太累就不要做了,家里还有几分地可种,换不来什么富贵,但也不至于饿死。
  这弄得谭昱没法开口说自己与兰婧的事情。他想娶兰婧,是因为他真的喜欢她。可摆在面前的问题,让他觉得自己娶她是件十分不孝的事。
  ——与兰婧成婚后家里是可以衣食无忧,但是,他想在父母身边尽孝是不可能的。王府里已经置办好了他们成婚后所住的宅子,许多事上,王爷都会问问他的想法,但时至今日,始终没有人提到他爹娘如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