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预演补漏

  至于为何这次赵构能力排众议,不让任何人沾染回易,黄琦没有细说,想必也有不同寻常的内幕。
  善于察言观色的黄琦敏锐的察觉出杨丛义的担心,他马上劝他不要太担心,虽然此次回易压力大,但只要能成,必定可以一飞冲天,出人头地,这是许多人求都求不来的机会。
  杨丛义确实有些心惊和担心,但要说害怕退缩,倒是不可能,而黄琦所说的机会,他十分在意,若能通过回易得到赵构信任和重用,确实可能有大好前程。
  他是武学出身,因为出身带个“武”字,与文官相比便有十分明显的劣势,同一个官职,若他与一个文官资历相当,朝廷必定选用文官,但若得到赵构信任,情况便会有所不同。
  比如殿前司都指挥使杨存中杨大人,就因为赵构对他十分信任,他才能执掌临安军权十几年,贵为国公,而跟他同时代的将帅几乎全部凋零,没有一个能留在临安。
  既然此次回易是赵构力主而成,那这就是一个真正的机会,一个走入权力中心、影响朝政的机会!
  杨丛义向黄琦做出保证,这次一定将船队安然带回来,完成回易,不负皇上所托!
  黄琦听后,十分欣慰,他跟杨丛义说这么多,其深意就是让他出海之后将官家交付的回易之事真正放在心里,不要像江恺一样,为一己私利,坏回易大事,既然对方理解了,他的任务也算完成了。
  离开临安前,杨丛义请黄琦帮忙调拨五名太医,外加三十名舞娘歌姬,黄琦很快办成。
  不但如此,杨丛义临走前,黄琦还给他送来了赵构赐下的国书和圣旨,以方便他代表大宋朝廷通行南洋、西洋诸国。
  有此二物在手,回易正使的地位骤然提升,这让杨丛义顿时激动不已,有国书、圣旨,一旦出海,很多事他都可以便宜行事,少了很多麻烦,少了很多顾虑。
  收下这两件贵重物品,他脑中马上蹦出一个想法,于是马上请求朝廷赐几份盖印的空白官凭,他告诉黄琦,南洋和西洋有不少汉人,还有上次出海留在南洋没有回来的宋人,若回易船队代表朝廷赐给他们官职,对回易成功定然大有帮助。
  黄琦没有立即同意,只说会把他的意思上报,能不能成要看官家的意思,毕竟赏赐官职没有这么随意,赏赐给南洋那些小国的官职,也是他们亲自来面圣进贡之后的事。
  在回易处等待两天后,黄琦带来了好消息,十份正七品以下的官凭交到杨丛义手中,他特意强调,赏赐官职要谨慎,赏赐出去多少,回来之后一个不少的要上报朝廷。
  杨丛义拿着官凭,道谢称是。
  十一月十五日,临安终于无事,杨丛义带上五名太医、三十名舞娘歌姬从钱塘江出发,从水路到达明州,而后换成海船顺风南下,于十一月二十六日回到泉州。
  密密麻麻的海船停靠在泉州外港,汤鷽、沈缙等人早已做好准备,就等杨丛义从临安带回命令。
  回到泉州当天,杨丛义召集汤鷽、沈缙、苏仲、姚昶,以及十月下旬赶来泉州的陆游等人议事,当场宣读了朝廷的任命,他为回易正使,汤鷽为回易副使,而后当众展示了国书,告诉众人,回易船队出海之后代表的是大宋朝廷,而不仅仅是回易,同时让他们知道,回易船队出海也不仅仅是赚钱,还肩负有其他使命,至于是什么使命,他没有细说。
  而后将朝廷选好的出海吉日向众人宣布,一个吉日是两天后,另一个是腊月初六,船队能否出海,还需要最后确定,毫无疑问,他们只能选择腊月初六。
  按之前的计划,船队真正出海之前,所有海船要离港,配合战船来一次远行预演,做最后的检验,时间是四天。
  既然出海吉日确定,船队也做好出海准备,预演可以马上进行。
  考虑到杨丛义刚从临安回来,旅途劳顿,预演日期定在十一月二十九日,众人马上开始分头准备。
  杨丛义回家了,虽然家就在泉州,可一年来他很少回家,即使回去最多也就住上三两日,孩子已经七个月大了,依然没有名字,清尘本想要夫君亲自给孩子取名,而他觉得孩子还小,暂时没有必要,先叫乳名就行,等他到了蒙学阶段,再取名不迟。
  清尘陪着孩子,听杨丛义说腊月初六就要出海,她没有太多的不舍和忧虑,这些年来,她已经习惯了聚少离多,以前没有孩子,没个念想,夫君不在,她会不知所措,现在有了孩子,她的精力几乎全在孩子身上,夫君是不是在身边反而不重要了。
  这种感觉让杨丛义很不自在,孩子的到来,让他在家里变得可有可无,这让他从心里很难接受,原本他才是这个家的中心,如今变成了还在吃奶的孩子,失落感在他心头蔓延。
  清尘很爱这个孩子,每晚她都亲自带,杨丛义想跟她亲热一番都不方便。
  于是只能把气都洒在莲儿身上,一夜几次,把她折腾的早上都下不了床,虽然浑身酸软,可她心里很高兴,因为老爷的宠爱如今全部集于她一身,夫人再也不会来和她抢老爷了。
  从初尝人生美味到如今,莲儿服侍老爷的次数其实不多,怀孕之前没多少次,怀孕之后担心有损胎气,被夫人严防死守,生了孩子,老爷东奔西走,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而之前她要带着孩子,每晚喂奶,根本没有机会服侍。现在孩子稍大,被夫人带去日夜看护,她才有机会安心服侍老爷,这对她来说大喜事。
  莲儿将老爷服侍的很好,每当听到他满足的喘息,每当他精疲力尽趴在她身上,感受他到滚烫的身体,砰砰的心跳,她心里就特别高心,因为这一刻,老爷是她一个人的,谁也抢不走,夫人也不行。
  她享受了几天特别的待遇之后,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老爷要离开了,再想要极致的快乐,得两年以后了,不知老爷下次回来,还会不会继续宠爱她,莲儿心里是没底的,因为她服侍老爷的时候,很少跟老爷说话,他们都是做的多,说的少。
  十一月二十九日,一艘战船打头当先出海,一刻钟后,一艘海船跟上,此后每隔一刻钟,一艘海船离港,每出动八艘海船,一艘战船离港,在一旁随行。
  如此昼夜不停,花了一天半时间,整个船队才全部离港。
  一百多艘海船战船在泉州湾外如一字长蛇般,摆下前后几百里的阵势,横亘在泉州与流求之间。
  腊月初一中午,打头离开泉州港,抵达流求外海,而后折返的开路战船率先回港。
  腊月初二傍晚,回易船队的所有船只悉数从流求外海返回泉州港。
  当天晚上,杨丛义、汤鷽召集所有船只上的管事,包括沈缙、陆游、苏仲、姚昶等人集中议事,就离港预演这五天时间在海上遭遇的问题展开讨论。
  所有船只上的管事都是精武军精锐,绝大多数还是出过海的宣威军老兵,他们不是队长就是火长,其中还有不少准备将和部将,即便如此,杨丛义和汤鷽在神舟上还是发现了他们的问题。
  他们掌管的船只,不是跟前船跟的过近,就是拉的太远,还有的拿着针盘,却偏离队形。
  这只是杨丛义和汤鷽远远观望看到的问题,行船途中还有什么细节问题,就不是他们所能了解的。
  于是杨丛义下令,让他们当场反思各自掌管的船只在预演期间表现优劣,表现好的出海之后继续坚持,表现不好的,这几天马上向人请教,而后训练改进,若出海之后再出现问题,军法从事!
  会议持续到深夜,一百个船只管事一一当众反思,着重反思了存在的问题,有些人提出了他们自己难以解决的难题,沈缙、陆游、苏仲、姚昶等人马上提供支持。
  从腊月初三开始,船队整体进入查漏补缺阶段,由回易正使杨丛义、回易副使汤鷽、回易左参军沈缙、回易右参军陆游,分别巡视每一艘即将出海的海船和战船,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发现缺漏马上补充,当然他们的主要差事还是代表朝廷、代表回易处慰问船员,稳定他们的思想和情绪。
  在最后几天里,郭青又送来一大批后勤物资,其中就包括两万套样式统一的衣裳和两万双一样的鞋,这是杨丛义为精武军以外的其他人准备的,回易船队代表的是富庶的大宋,统一的服装,更显船队气势恢宏。
  所有准备工作在腊月初五下午全部结束,除负责护卫的精武军外,船队所有人全部登船,不得再随意下船。
  当天晚上,杨丛义将准备好的海图和行程,分别交给第一艘战船、第一艘海船、最后一艘战船和均匀分布在船队中间的十名管事,命令他们好好保存,不得丢失,不得复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