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节

  就在王宝玉等人的大船从江面上消失不久,孙权就宣布释放徐盛,却剥夺了徐盛的官职,这对于徐盛而言,已经是法外开恩。
  一个月后,受伤病重心情纠结的徐盛病死在武昌,孙权感念他的功劳,让他的儿子徐楷继承了他的爵位。
  安葬了徐盛之后,孙权离开了武昌,重新率众返回了建业,却把儿子孙登和孙虑都留在了这里,也让陆逊留下,辅佐两位皇子。
  陆逊隔着汉江,经常眺望荆州的广大土地,每次想到若是吴国得到这片领土,心痒难耐。但也就是想想而已,他却始终没敢轻举妄动,当真是怕了王宝玉。
  却说王宝玉告别孙权,在汉江上行走了一日之后,来到了竟陵城,上了江岸。
  经过数万人的一起努力,一条长达几百里的护城河已经开凿完成,汉江水被引进注满,河岸上布满了警告语。
  正值圆月,王宝玉也没有进城,将带来的摄魂水倒入河水中,河水立刻变成了瘆人的黑色,好像深不见底,望上一眼灵魂都要被吸引去,如果没有桥梁,无人能过。
  随后,王宝玉命人将此事告知了孟公威,重新登上大船,一路返回彝陵。
  从此以后,这条河便被人取名迷魂河,偶尔会传来有人消失在河边的消息,久而久之,再也无人敢靠近这条河,竟陵城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王宝玉在孙权登基大典上遭遇徐盛偷袭的消息,根本掩盖不住,陌千寻等人闻听无比恼怒,大骂江东这些人无耻,要不是王宝玉执意拦着,陌千寻定会兴兵攻打江东,以回击这些人的不敬。
  女人们看孙尚香的眼神也不对,就只顾着虚荣讲排场,差点把男人的命给搭进去,如果宝玉有个什么三差二错的,姐妹之间可是什么情分都没了。
  孙尚香自知理亏,哭丧着脸,头都抬不起来,任凭姐妹们数落,谁让娘家不给力啊!
  冤家宜解不宜结,王宝玉极力劝说众人忘记这件事儿,毕竟孙权是孙尚香的哥哥,吴国太的儿子,阿凡提的外甥,一家人还是不要翻脸最好。
  孙尚香也放下身段,不停给众人赔礼道歉,强调那并非是哥哥的本意,是他人从中作祟。表示其实她本人也十分后怕,如果宝玉真有什么意外,她也不要活了。孙尚香说着还呜呜的哭了起来,小模样很是可怜。
  好在王宝玉安然无恙,众人的不满情绪渐渐消退,生活恢复了平静。王宝玉耐心的等待着左慈那边的消息,一旦乾坤大挪移法阵彻底完成,便是他要离去之时。
  孙权回到建业之后,派人送来了大量礼物,礼单十分详尽,王宝玉身边的重要人员几乎每人都有特色礼品,看来十分用心。不过并没书信同来,大家都明白,这是表达一种歉意。
  初登帝位的孙权,并没有放弃北伐曹魏的心思,反而是雄心勃勃斗志昂扬,命偏将军丁奉为水军都督,在长江上整日操练兵马,时刻准备再度打开合淝这处屏障。
  身在汉中的诸葛亮听到了这个消息,觉得时机来到,准备再度起兵,展开针对曹魏的第三次北伐。
  经历了前两次的北伐失败,诸葛亮这一次变得格外谨慎,跟姜维、邓芝等人反复商议了多次,最终确定了此次战役进军路线。
  这次战争的终极目标依旧是天水郡,从第一次出征的经验看来,想要夺取关中平原作为根据地的难度太大,不如以汉中为依托,直接进攻更好。
  在姜维的建议下,诸葛亮在作战策略上选择了一条近路,先行攻打阴平和武都,然后直线北上,再取天水。
  并不是诸葛亮在战略上总是举棋不定、缺少谋略,究其原因,这一片地区山脉众多,情况复杂,一条条纵深的山谷,宛如一道道天然屏障,将蜀魏两国隔离开来。
  这天,诸葛亮将文臣武将召集起来,首先自我检讨道:“诸位将士,两次北征无功而返,皆因我少谋也。”
  “丞相何须自责,曹魏兵力皆集中于西侧,天时与我不利,胜败无常,亦为情理之中。”邓芝说道。
  “魏延不才,愿率军再讨贼兵。”魏延出列道。
  “兵士不可懈怠,久无战力,如今恰逢日暖,正是征讨良时。”诸葛亮道。
  武将们自然都希望打仗,人人摩拳擦掌,纷纷要求出战,就在诸葛亮想要派兵之时,侍卫来报,成都信使来到。
  诸葛亮命信使进入,信使奉上的并不是圣旨,而是太史谯周的一份私信。
  第1930章 常胜不争
  自从诸葛亮离开成都之后,谯周便一直跟圣上刘禅走得很近,常常得到刘禅的单独接见,有时还秉烛夜谈。
  诸葛亮知晓谯周的人品,闻听此事也没有多加干涉,自己不在朝中之时,多些人劝导圣上是件好事。今日谯周送来的这封信,虽然不是圣旨,某种程度上也反应了刘禅的心思。
  “丞相为国征寇,多付辛劳,群臣敬仰,万载流芳。周近夜观天象,白羊煞气当位,北方星耀闪亮,不宜行军,还请斟酌,盼归蜀中休养,择日再战。”
  诸葛亮一眼就看明白了,这是刘禅希望自己回去,对于刘禅这种胸无大志之人,也许从没有将光复汉室放在心上,只想着能够太平安乐的当一个快活的皇帝。
  其实刘禅就是这么想的,不过怕相父责怪他没有胆魄,所以拐弯抹角的让谯周写信通知。这些伎俩都瞒不住诸葛亮,微微叹气将书信放在一边,并没放在心上,继续宣布道:“文长将军听令!”
  “末将在!”魏延兴奋的出列,双眼冒光。
  “命你率领两万人马,前往散关,虎视陈仓,不必交战,震慑陈仓兵马即可。”诸葛亮道。
  魏延一怔,稍感失望,本以为自己首先被点名能为先锋,没想到只是防御的工作。心头虽有不服,但想想上次没能打下陈仓城,还损失了不少兵马,失信于人前,也只能无奈领命。
  “伯约将军!”
  “末将在!”
  “将军为此征先锋,率领五万人马,先取阴平,再夺武都。”诸葛亮道,此言颇出乎众人的意料,魏延心头更不是滋味,暗道丞相有所偏袒。
  “末将定不辱使命!”姜维面不改色,高声应答,这也是他归顺蜀汉后,第一次华丽登场。
  “张苞、关兴、陈戒三位将军!”
  “末将在!”三人齐齐出列。
  “你等随伯约将军前往,一切皆尊将令。”诸葛亮道。
  陈戒没什么说的,欣然领命。但张苞和关兴却都有些不满意,姜维文武全才,他们当然清楚,但是姜维归顺之后,寸功未立,一直是丞相的跟班,如今却要由此人调遣,难免心生不甘。
  诸葛亮脸色一沉,问道:“两位将军,可是未曾听清?”
  张苞、关兴两人互视一眼,张苞壮了壮胆子想要提些反面意见,关兴暗中拉扯了他一把,只得无奈的点头,“末将遵命!”
  诸葛亮的眼光不断扫视过一个人,正是赵云赵子龙,只见他面带浅笑,对这一切充耳不闻,从未有请战的举动。
  因为年龄的增长,赵云对于征战的渴望十足,每次都争先恐后,最近这是怎么了?诸葛亮心中画了一个问号,犹豫半晌,还是高声道:“子龙将军!”
  “请丞相吩咐!”赵云出列拱手。
  “将军率领三万人马,兵出斜谷,以防范长安大军。”诸葛亮道。
  魏延闻言乐了,原来不光自己充当防御的角色,堂堂的常胜将军赵云也是这样嘛!诸葛亮还担心赵云多想,正想要解释两句,他却没有提出任何异议,拱手道:“子龙定不放魏国一兵一卒进入。”
  诸葛亮满意的点点头,好似看着很正常。但是等赵云说完这话,退了回去,脸上又浮现出笑意,眼神柔和,似在与人交流,在诸葛亮看来,颇有几分的诡异。
  诸葛亮心下更添疑惑,回头想想近期赵云的表现,确实有些不太正常,此时邓芝出列,道:“丞相,我愿随子龙将军一同前往!”
  诸葛亮皱眉点头,赵云情况不对,是该有个冷静的人跟他一同前去,于是道:“如此也好,魏兵若有异动,随时向我禀报。”
  众将各自领命,下去排演兵马,时刻准备出征,诸葛亮密切关注赵云,除了神情有些异样之外,其余也说不出有何不妥,稍感放心。
  “那姜维确为人才,但上来就是先锋之职,非是我嫉恨,只怕是难以服众。”张苞皱眉唠叨。
  “丞相岂是任人唯亲之辈?你我只管信他便是。”关兴对此想的很开,大多数人也都是这么想的,诸葛丞相大公无私,这么安排一定有他的道理。
  “说来也是。”张苞点头。
  诸葛亮本人则与姜维一路同行,他还有其他的安排。
  阴平、武都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是魏国觊觎汉中的前沿阵地,驻扎的兵马虽然不多,却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兵家必争之地。
  七日之后,三路兵马一齐出发,分别朝着三个不同的方向而去,诸葛亮第三次北伐的序幕正式拉开。
  诸葛亮再度出兵的消息,迅速传到了魏国朝廷,曹叡连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前两次诸葛亮都以失败而告状,众人都有些麻木了,几乎一致认为无须担忧,诸葛亮自讨苦吃,蜀军不会获胜。
  当然,大家也不是盲目自信,经过诸葛亮的两次北伐,魏国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其主力已经转移到了西侧,司马懿、曹真、张郃以及郭淮等人,都在这里,兵力总数也超过了二十万,实力更强。
  曹叡听到大家的讨论,心中稍安,立刻下达了一封圣旨,再次确认曹真为三军大都督,总领全军,坚决抵抗蜀军的进攻。
  送信的战马几乎跑断了腿,曹真收到圣旨之后,哈哈大笑,觉得大展才能的机会终于来了。
  此时的司马懿也在长安城中,深居简出,小心谨慎,唯恐被曹真在圣上面前告了黑状,毕竟兵败竟陵的阴影尚未完全消退。
  曹真几次请司马懿吃饭,都被他托病推辞,久而久之,曹真几乎都忽略了司马懿的存在。
  战事来临,曹真身为大都督,自然又想起了司马懿这支力量,于是,他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命司马懿前来议事。
  “仲达,你我同朝为官,不分上下。”曹真佯装客气,事实上也是如此,司马懿目前的行政官职,并不比曹真低。
  “大都督言重了,领兵在外,不论官制,只遵将令,还请吩咐。”司马懿满脸赔笑的拱手道。
  第1931章 并无交情
  “此次诸葛亮兵分三路,一路取阴平、武都,郭淮在天水拥兵三万,应可以阻之。”曹真道。
  “末将闻听姜维统兵,其文武双全,不可小视,还望大都督多增兵力。”司马懿提醒道。
  “无妨,阴平、武都皆为险关,若轻易可以夺取,早归了汉中。”曹真摆手道,觉得司马懿杞人忧天,如果姜维真有这等本事,为何没受到重用?
  司马懿没再说话,他可不认为凭借险关就可以阻挡蜀军的脚步,曹真又接着说道:“蜀军还有一路开赴散关,意图陈仓,郝昭将军曾独立挡住诸葛亮十万大军,亦是无忧。”
  曹真看似跟司马懿讨论布阵之法,其实在显摆他的指挥能力,只需要恭维和赞美,至于反驳那就免开尊口。
  但是司马懿犹豫片刻,还是负责任的说道:“大都督,上次陈仓能够守住,并非蜀军无法攻破,而是天降大雪,粮草不济,郝昭将军拼尽一身力气才堪堪挡住数日。日前郝昭将军透支患病,至今尚未恢复,体力大不如从前,此处反倒是薄弱。”
  曹真顿时不高兴了,司马懿分明瞧不起他,根本不能愉快的玩耍,闷声道:“我岂能不知这些,已安排张郃将军时刻准备救援。”
  “如此便无忧也!”司马懿点头道。
  “蜀军尚有一支,由赵云统领,直奔子午谷,意在长安,不知仲达对此有何见教?”曹真这次没有先说自己的打算,装作谦虚的问司马懿。
  “固守子午谷,赵云必不战而退。”
  曹真没有说话,心中对司马懿充满了鄙夷,如此胆小怕事,畏首畏尾,哪有三军统帅的气势,难怪总也不能战胜蜀军。
  司马懿见状,连忙又补充道:“我愿带军镇守,将赵云阻截在外。”
  “呵呵,正有用仲达之处!”曹真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蜀军三路进军,不足为惧,我有一计,可大破蜀军。”
  “请大都督明示。”
  “仲达可率军三万沿汉水而上,由西南进攻汉中,如此一来,蜀军首尾不能相顾,必然大败,哈哈!汉中可得。”曹真大笑道。
  司马懿脑门上立刻渗出了汗珠,单膝跪倒,说道:“大都督,此事万不可行,汉江乃是王宝玉所管辖,他绝不会让我军通行无阻。”
  “仲达不必过谦,事在人为。他人不可,但你与王宝玉的交情却不一般啊!”曹真大有深意的说道。
  “并无交情!”
  “扯谎,诚如你所言,岂能将竟陵拱手相让。”曹真怒道。
  “相让竟陵,乃是圣上的旨意。”司马懿争辩道。
  “哼,你我心知肚明,何须在此故作隐瞒!”曹真将头转向一边,根本不听司马懿的解释,冷声道:“此为军令,即刻率军离开,本都督等着你凯旋而归的消息。”
  “还望大都督多加思虑。”司马懿跪地不起。
  “难道你还想让我禀明圣上不成?仲达,你我多年的情谊,此行正可自证忠心,我实在在帮你啊!”曹真皮笑肉不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