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零节 好船的成本

  第二五零节好船的成本
  一条船十万两,再加上人员的训练……
  组成一个舰队,这需要的银两让刘军的心一下就给沉下来了。
  “我们起步已经晚了,这个时代西班牙在美洲已经有了巨大的势力,而英国呢,就象你说的,那条海上君王号,再有十几年就下水了,之后的六十年里,这条船可是出尽的风头,现在正是大航海时代的顶峰期,我们有多少时间呢?”
  “你管好你的船,其余的事情交给我,银子的问题,是我的问题。”
  “恩!”刘军只是点了点头。
  回到沈阳的路上,刘军再没说什么,只是在思考着,他即将在大海上所面对的。
  回到现代后,刘军还是老样子,拉上行李就离开了,出门之前自言自语的念着当天的日期,然后拿出一个小本看了看,对自己说道,昨天发生了什么,我说过什么……
  “他会精神分裂的。”于文秀很同情刘军。
  “如果他找个地方,休息两天,那么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了。”刘澈倒是没把这种事情当麻烦,反正他已经习惯了。
  刘军出门后,于文秀问刘澈:“回沈阳后,刘军的情绪一直不好。”
  “事情是这样的!”刘澈把关于船的事情给于文秀讲了。
  听完后,于文秀乐了:“你真是把刘军给骗了,当然也不能算是骗吧。这其中的计算方式有很多种,这次是你外行了。”
  “其实我知道!”刘澈诡异的一笑:“英镑是十七世纪才有的货币,怎么可能会用来给一六三几年的船价挂钩呢。而且十七世纪初,欧洲的物价很吓人,短短十几年,上涨了四五倍。欧洲的米,比大明的米贵了差不多七倍左右。”
  说到这里,刘澈又补充了一句:“用银子来计算的。”
  “恩,辫子朝的那次赔款,有人作过计算,一海关两白银,相当于零点一五英镑。”
  “我查过资料,郑和的大宝船,有人说造价是四千两银子,我心说就算是一万两,也可以,毕竟是四十多丈长呢。后来我问过船工吗?他们说,那种船不知道,但二千料的普通货船,工钱大约是七百五十两上下,需要三千八百七十四个工。”
  听刘澈说完,于文秀又问了:“那么你推测,刘军要的那船,需要什么样的造价?”
  “祼船价,大约在一万三千两左右。首先,贵在帆上。然后是贵在炮上。”
  “那你还说十万两?”于文秀不理解了。
  刘澈摊开双手:“当刘军想到一条船要花许多银子的时候,有些任务他就不会回避。你知道,我是需要银子的。”
  “你真坏,如果他知道了呢?”于文秀又问。
  “知道也在一两年后,我可以说大明的工匠工资低,材料费低等等,找出无数的理由来。”
  听刘澈说着,于文秀抱着刘澈只是在笑,笑的很是开心。
  这时,刘澈小声说道:“有件事情忘记告诉你了。”
  “你背着我,去找女人了,老实点交待。”于文秀掐着刘澈的脖子。
  “你记得,你要的那把琴吗?孙传庭回来的时候,给你带回来的。而且比你想像之中的更好,不仅好,而且还有些意想不到的东西。”
  于文秀没有狂喜的表现,也没有任何过激的反应,站了起来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将右手按在胸口:“当我读了许多书之后,我感慨,我自豪。我更希望的是,有一天这把琴可以向世人展示,不是为什么炫耀,而是为了我们的自豪。”
  “你变了。”刘澈很惊讶于文秀这个反应。
  “不是我变了,而是我成熟了。我去换衣服,然后你把琴拿到客厅来。”
  一把琴值得于文秀这样的反应吗?怕是只有真正了解这琴的人,才明白这琴代表着什么。
  刘澈用小推车从地下室拉着一只古旧的木箱上来,这只箱子的重量超过了三百斤,如果不是推车有电机,刘澈都不敢相信自己是不是能够拉得动。
  于文秀换了一件淡绿色的长衫后从楼上下来,不仅是她,媺儿等人也下来了。
  “上上等,铁桦木,从这箱子的风格上看,应该是唐代宫廷的箱子。”孙秀额围着箱子在打转,这样的东西就是放在大明那个时代,无论箱子内有什么,这箱子也值五百两银子以上。
  锁子已经坏了,箱子也没有锁,只有一个封条,是孙传庭贴上去的,而且封条也断开,是刘澈之前看箱中物品的时候打开的。
  箱内,最上面有一层松木板,取开之后是用樟子松作的架子,然后包着皮子,架子上摆着一只华丽到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琵琶。
  “这……”身为名门出身,见了无数珍宝的孙秀额都吃惊了。
  “盛唐,五弦琵琶。名:太平!”于文秀感觉双手都在颤抖呀,这东西代表着大唐盛世,代表着华夏一个时代的繁荣。
  刘澈却坐到一旁的沙发呀:“这就让你震惊了?”
  “这还不够吗?你见过收藏与倭国,唐代赏赐的那只琵琶吗?与这个比起来,那东西就是驴子,这个是汗血宝马!”于文秀为这件珍宝抱着不平。
  刘澈笑了:“看来,你们还不知道这其中的秘密。”
  “秘密!”刘澈一句话,让屋内的女人们有一种要发疯的感觉,女人喜欢秘密,而这珍宝还有秘密更让人疯狂。
  刘澈没再说话,而是脱了衣服,从沙发下面拿出一个布包,将一副长手套戴好,然后又用布巾包住了头发,这才半跪在那箱子前:“你们难道没有注意,这箱子的高度?”
  高度!
  于文秀与媺儿同时到箱子前,这一比,却是发现那放琵琶的高度连箱子的一半都没有。
  刘澈在箱中,拉开几个木扣,然后双手拉着那架子,缓缓的将那架子拉了起来。
  下面,还有一层盖板。
  “刚才那一只,仅仅是一种样品,就为制作一把琵琶,工匠们用来尝试一些特殊的材料以及工艺用的,真正的正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