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

  只是郑光没有紧张多久,户房的书吏就颤颤巍巍得抱着一个大木匣走了进来,整个脚步都好像是漂浮在半空中,都忘了对郑光行礼,只是目光有些呆滞道:“大、大人,十所铁冶房全部卖出去了,今日一共获银七十二万八千两!”
  第一百二十章
  作者:参果宝
  湖广怀安县私营铁冶之事经营的如火如荼, 而四川江西两地也同样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等到这三处招商结束, 派遣官差大批量往京城输送银两之时, 地方长官再想要去扑救, 已经为时已晚!
  所以地方上的信件快马加鞭要送到京城,他们这些知府、巡抚已经是压不住了, 只能寻求中央贵人的帮助;而郑光、贾岳、李守泽三人也是动用了军用的驿站, 携带着大量可在京城兑现的银票,派遣人员三百里加急送往京城,随银票还有呈给永康帝的奏折。
  这是地方官的权利, 如果碰上十万火急之事, 可以动用军事驿站进行快速传达。他们三人相信,永康帝收到这份大礼, 是绝对不会怪罪他们擅用的。
  而他们给林清的信函,早就在他们动手之初就已经寄出, 林清那边想来已经收到, 也有了完全的准备。
  光这时间上的比拼, 那些地方长官们就输了。所以等到那些银两都流入京城之时,满朝上下还一片祥和,根本不知道接下来将会掀起的滔天巨浪!
  “报——湖广怀安县三百里加急!”
  “报——四川承志县三百里加急!”
  “报——江西敏德县三百里加急!”
  往常地方上安静如鸡,谁知道今天一下子来了三个传信兵, 而且俱是三百里加急。
  什么公文如此紧张,都派了三百里加急?刘全低头捧着托盘上三个形状不一的木匣子,心有所惑。
  一般来讲,大明设置的官道驿站有三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和八百里加急。三百里加急是普通的紧要公函, 六百里加急是十分重大的事件需要禀告,而八百里加急的传信兵则是可以直呈御前,任何人不得阻拦。一般八百里加急就已经是古代战马奔跑的极限了,一旦遇到了八百里加急,那就差不多就要遇到了叛变这样的事情了。
  只是因为永康帝不是一个热衷朝事之人,这一年多上朝的时间还多一些,往年除非碰到大朝日,他大部分的时候都用在了寻仙问道上。下面的地方官也不是不知道永康帝的德性,对比于不靠谱的皇帝,还是内阁处理事务的效率让人更安心一点。所以即使有什么重要的公务,也是传信到内阁比较多。
  像今日这般一上午刘全接连接到三个三百里加急,是他伺候永康帝登基以来,还没遇上过的事情。
  因为心里也怕耽误了重要公务,迈的步子也就大了一点,一路气喘吁吁得走到了乾清宫,然后便被永康帝身边专门伺候他炼丹、懂得些许道家之术的小太监张卓给拦了下来:“哎哟,我的刘爷爷,皇上现在在里面干嘛您不知道呀?可不敢往里闯!”
  永康帝在里面干嘛刘全当然知道,这几天是什么天上神仙寿日,永康帝要和王道长一起给群仙祝寿,闭宫三日,斋戒沐浴。别说他了,就连皇后来了也是一样被拦在外面。
  刘全看了看手中的托盘又往门里面看了看,心中有些游移不定:这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公文,他也不清楚,这万一惹恼了皇上,那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的。
  “还知道我是你爷爷呢!连你爷爷的门都敢拦!”刘全是永康帝从小伺候大的贴身大太监,算是宫里太监的头头,只是近年来永康帝寻仙之心迫切,这张卓原本就是读过些书的人,不知道为何被净了身送入宫中,还特别会投机钻营。借着自己读过几本道家之书在永康帝面前露了脸,只要永康帝一从事道家“封建迷信”活动,那么必定是要带着张卓的。
  对于所有在皇帝面前伺候的人来说,谁能近前伺候那就是得圣心,如果哪天皇帝都想不起你的名字了,那就是失宠。如果说刘全原本在永康帝心中得了十分宠,那么这个张卓就生生咬下了三分!
  所以虽然刘全知道张卓说的有理,但是脸上还是止不住有了怒意,他瞧这个张卓不舒服已久!
  张卓嘻嘻一笑,倒也不恼,因为人年轻又长了一副好皮囊,虽然是个太监,可即使脸上表情有些谄媚,但是也不会让人觉得猥琐:“哪儿啊!刘爷爷,您可一直是我的爷爷!只不过您也知道之前皇上说了这三天谁都不要来打扰他,这万一若是触怒了皇上,这罪责小的可担待不起啊!您若是一定要进去,小的也不敢拦您。”
  张卓的话说的很清楚,你要进去可以,但是出事了可别找我,我不负责。
  呵呵,果然说话八面玲珑的,难怪敢这么嚣张!真以为你刘爷爷我不敢进去吗?
  如果说原本刘全还在犹豫要不要进去,那么现在就是非进不可,否则那么多太监宫女看着听着,他这张老脸往哪儿搁?!
  刘全看都不看张卓一眼,直接就往偏殿走去,而此时永康帝确实是在斋醮,刘全远远看了一眼那架势,知道快要结束了,心下倒也稍安。
  等永康帝这边从蒲团上一起身,刘全就迈着小碎步走了过去:“请皇上安。”
  刘全不仅仅是永康帝身边的贴身太监,还是秉笔太监。秉笔太监是宦官衙门司礼监里最得势的一个,会参与到奏章的批红,等于就是皇帝在处理朝政时候的代言人一般。所以永康帝一看到刘全捧着公文匣子进来,心里已经是不快了,语气也带着些苛责:“不是说了这三日的公文不必呈上来,小事你代为批红,大事押后三天再议吗?怎么现在连这点事都办不好了?”
  这话是说的极为重了,刘全身家荣辱全系与永康帝,要是失了圣心那他就什么都不是了!不由得刘全为刚刚自己的一时冲动而感到有些后悔,连忙跪下求饶认错:“皇上,是老奴的不是!只是这三份公函都是地方上三百里加急进献,况且还是一日三处不同地方的三百里加急公函。老奴觉得这其中可能.......”
  还没等刘全说完,永康帝就在案榻上盘膝坐下,也不听刘全继续讲下去,而是招手让他将东西呈上来。
  “要不是什么紧急事件,看朕今天不摘了你脑袋!”近日里前朝事儿多,几个老匹夫在那上蹿下跳的,个个都在弹劾林清,搞的永康帝烦不胜烦,更加无心处理朝政了。
  刘全擦了擦脑门上的冷汗,心里是又惊又悔,如今却也只能跪在一边,听候发落。
  永康帝先是打开第一个木匣子,结果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张张大额银票,每张一万两的面额!连续打开另外两个,竟然是每一个都装着银票!
  永康帝有些不敢置信也有些摸不着头脑,将三份公文一一取出,读完之后竟是突然一拍桌案,将刘全吓得整个人差点瘫软在地上,却听到永康帝的放声大笑:“好!好!好!好一个林清!好一个铁冶!简直就是大快人心!”
  三个木匣中总计收银两两百三十万!整整两百三十万两啊!对于一个自从登上皇位,国库就一直空虚,朝臣处处吵着要钱,每年都是捉东补西的“穷”皇帝来讲,这么多的银子无疑是让永康帝心潮澎湃、欢欣不已的!
  刘全原本都做好了被责罚的打算,没想到永康帝却突然开怀大笑起来,还和颜悦色得对刘全道:“刘全,吩咐下去,摆驾御书房,召见林清!”
  这竟是,连斋醮都不管了?!原本这次斋醮要持续三天,今天才第二天,皇上竟然就要去御书房了,这可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啊!
  这林清,究竟是何魔力,竟然能让堂堂一国之君得如此欢颜,还为他打破了永康帝自己立下的规矩?如果说以前在刘全眼里,林清只是一个有些想法的能臣,和朝中几位阁老大臣相比还差的远了。那么如今,林清这两个字,就深深地在刘全心中烙下了烙印,以后见着此人一定要客气三分,对他的事情也要格外上心!
  说实话,永康帝一开始能支持林清开放铁冶,只不过是看在火|枪的制造上。他虽在朝政上荒唐,但是在识人上并不荒唐。他太了解林清这样的少年英才,或许许以高官厚禄可以让他们忠心一时,但是若要让他们卖命,那么只有给予他们恰当的政见支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才能让他们发自内心的死心塌地。
  永康帝想要用林清,虽然内心深处并不看好林清所说的开放私营铁冶有什么用处,因为就算开放了,也改变不了目前地方上盘根错节的各方势力,那么这道政令只是一纸空文。
  永康帝之所以答应,除了想要对那些在地方上势力越来越大的官员提出警告外,剩下的就是收拢林清的人心。
  只是万万没想到,林清之才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外,让他简直是又惊又喜!
  甚至透过林清,永康帝竟能看到一丝希望的影子。永康帝不是不清楚,如今的大明吏治不清,贪腐成风。可是在朝堂上他缺乏真正的人才去尽心尽力地治理大明;他自己本身也不是什么绝世明主,即使有时候突然想要做点什么,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没有结果后,便也松懈了下来。久而久之,永康帝甚至不愿意去深想,万般繁琐之事他就糊在里面,一心求他的长生道。
  或许有些人很难理解为什么堂堂万里河山的君主,明明还没有到老朽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如此沉迷于求仙问道之中。其实仔细分析下来,这未尝不是一种对压力的转移。
  这一刻,永康帝对林清的期许和信心高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臣,甚至还暗暗将林清比之名相房玄龄,自己是那唐太宗,之前之所以无法理清朝政,就是朝堂上都是那一票庸庸碌碌之辈!
  于是乎,当永康帝的视线再落到那一堆弹劾林清的奏折上时,目光顿时就阴沉了下来。
  如今林清也是朝中大佬的重点关注对象了,这两天难得老实,躲在禁院和工部几乎没有了存在感。只是这天永康帝再次召见林清进宫时,一下子就让有些人的神经就紧绷了起来。举朝都知道,永康帝这三天不理政务,可是却在第二天的中午就因召见林清而中断了,个中原因实在让人捉摸不透。
  然而宫帏重重,这皇宫内外毕竟是永康帝的天下,若是永康帝不想让人知道,那么那些窥探的视线就无法看透其间的迷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