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只是运气好

  历城是个小城,大唐的政治中心也不是历城,但是,大唐的政治中心却是李二,所以,从某个程度上来讲,历城就是现在的天下中心,随班而来的,绝非一些侍卫和大臣而已,包括大臣们办事的部门,也一起过来了。
  尽管李二去了洛阳之后,剩下了很大一部分官吏在长安帮助李治,但是,跟随李二而来的也是整整一套朝廷班子,其中,负责外交的鸿胪寺也跟了过来。
  鸿胪寺所在的地方,自然各国的使臣也会跟着一起来,特别是在看到李二和沈晨没有返回长安的心之后,基本上各国就只在长安留下看门的人,其他人都过来了。
  因此,分校允许各国皇室参考的事情很快就通过鸿胪寺传达到了各国使臣之中。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道圣旨和沈晨的通告,立马把各国使臣炸了个稀巴烂。
  大唐开展轰轰烈烈的仙界知识和技术覆盖已经三年了,留在长安的他们都是享用过仙界知识和技术的产物的人,那一件件事物,一桩桩神奇的事情,哪有不心向往的?
  天上飞的,地下跑的大物件就不算了,仅仅只是吃的、喝的、用的,每一个种类中的任何一件事物都令他们发狂不已。
  可惜,神仙是大唐的,在神仙的教授下生产出来的东西也是大唐的,而负责学习和研发的大唐皇家学院也是大唐的!
  每次梦回,他们何曾不向往过自己过度也如长安一般有此一间学院,让他们能吃到面包,穿上棉布做的吸汗衣服,喝上冰红茶……
  可是,大唐皇家学院从诞生的第一天就注定了大唐不可能和外国人分享!
  因为,那是国之利器!
  此乃刻在每一个唐人血液中的共识!
  我大唐之神仙岂能与尔等番邦分享?
  每一年,看着轰轰烈烈开展的招生考试,他们何曾不是望洋兴叹,一次次的叹息,一次次的悲哀……只恨自己不是唐人!
  而现在咧?大唐的皇帝和神仙一起说了,可以给各国一个机会,一个同样学习到仙界知识和技术的机会!
  如此一来,他们便有了和唐人一起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的机会,有了和大唐百姓一样过上好日子的机会。
  虽然通告和圣旨里都说了,仅仅只是参加考试的资格,而不是如同曾经的国子监一样,直接录取的资格,而且仅仅只能由皇室参与,且仅仅只是三个名额。
  但是,说一千道一万,这也是一个机会!
  大唐已经给了机会,能不能抓住,难道还能怪大唐?
  将心比心,若是他们自己的国度里也有沈晨一样的神仙,他们巴之不得外人连见都见不到,更何况还能允许外人参与?
  那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骄傲!
  岂能与外人分享!
  “谢大唐皇帝陛下,谢大唐仙师大人,大唐无私之恩,我瞪外邦臣民必定感恩戴德,此生此世绝不负大唐!”
  感激的声音从消息传出来之后就一直没有停歇过,商队统领也没有停歇过,抱着唯恐是假事心态的他惴惴不安地来到沈晨门口,挤过人山人海的各国使节,看到那红底黑字的通告之后,他的感激声就一直没有停歇过。
  回到店里,他欢天喜地的样子让小厮看了不尽鄙夷,“你瞧你,又不是直接录取,还不是要参考?你以为大唐皇家学院是那么好考的?我告诉你,十万个大唐人考试也才招收三五百人,你觉得你们有多大的机会参考上?”
  商队统领现在的心情完全可以用心花怒放来形容,平时若是小厮如此激他,他必然要反驳一番,可今天却哈哈一声笑,带过不提,随口说了声,“那是,考不取也正常,可是啊,大唐皇帝和神仙大人说了,几百年没有录取,只要过了两轮,便能有大大的好处,我等自然是不怕考的!”
  “啊?还有这等事?”小厮瞪大了双眼。
  商队统领得意洋洋地道:“那是,不然我等怎能如此感恩于大唐皇帝和神仙大人呢?人家那是真正的高人,为我等万人考虑,哪像你一样,巴之不得我们不好。”
  “切!”
  小厮冷冷一撇嘴,嘴里念叨了一句,“等你们考过了之后再说吧,但愿不会被那些题目折磨死”,然后转身就走了。
  对于小厮最后这一句话,商队统领当做没听见。
  大唐皇家学院考试极为怪异和困难的传闻他早就听过了,每一年考完后还会由《大唐皇家仙报》将题目刊印出来,供全民观看。
  他也看过,那当真叫一个千奇百怪,令人摸不着头脑。
  但是,题目中却少了太多太多的四书五经,反而更多的是天地间的事物和规律,对于这些东西,题目不会,大唐人自然也才刚刚学习没多长时间。
  况且《十万个为什么》又不是什么禁书,任何一家书店里都找得到,大唐人能学,难道我们不能学?你们只不过比我们早学了几年而已,难道我们不行?
  当麦哲伦发现美洲之后,每一个航海员都觉得麦哲伦只是运气好。
  商队统领同样如此,他并不觉得高句丽人在这一方面比大唐人落后到哪去,大唐人应该庆幸的是他们有神仙坐镇,若是神仙是他们高句丽人,他一定早就考取学院了。
  这个时候,早上出去打探消息的密探们也回来了,毕竟,这个消息太重要了,重要到他们哪怕不完成任务回来,也没有任何关系。
  相反,他们每一个人都知道,商队统领一定会针对这个消息做出一些事情,他们就是回来听候调遣的。
  于是,商队统领等到人齐,急咧咧地就带着人回到后院,大白天的将门墙堵得密不透风,点着蜡烛,在屋子里开起了黑会。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他们在屋内的一言一语,都通过一根埋藏在底下的青铜管道,传到了旁边一座小院的地下室里。
  船工周小贤、文书赵县令、老农、织娘难得的聚在一起,将他们的对话一一地听了个明明白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