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章 打个擦边球

  整整一晚上,韩春雷在床上辗转反侧,满脑子想得都是龙井茶在深圳设立办事处的事。他越琢磨,越觉得这件事可行。
  可是怎么才能把龙井茶的办事处给做起来?
  按照常盛的说法,办事处是派出机构。也就是说,他要设立龙井茶办事处,首先就要跟龙井茶的产地,取得联系?
  要说龙井茶的产地,那覆盖面就大了。梅家坞、龙井村、翁家山这些地方都算产地。
  找谁呢?
  韩春雷把自己认识的人里,能够龙井茶扯上关系的,都过了一遍。
  张喜禄说,他二姨妈的小姑子嫁到了梅家坞,这关系弯弯绕绕的,隔着十万八千里。
  不合适。
  韩全友说,他们工程队有个工友,他们家是种植龙井的茶农。但这关系不亲不故的,隔得更远。
  也不行!
  越想越精神,但越琢磨也越是脑壳疼!
  到了凌晨,他才迷迷糊糊地睡着。
  ……
  第二天醒来时,已经是日上三竿了。
  这个点,不早饭,不午饭的,正合适去茶楼闲坐。
  到了广源茶楼。
  韩春雷找了个安静的位置,照例点上一壶茶,几碟吃食,翘着二郎腿,看起了报纸。
  斑驳的阳光透过老窗折射进来,晒在韩春雷身上,舒适悠闲。
  坐了有一会儿,李家俊过来了。
  俩人闲扯了一会儿,韩春雷左右没有主意,就把想在深圳搞个龙井茶的办事处的想法,跟李家俊说了出来。
  李家俊一听,顿时来了兴趣。
  为啥?
  因为韩春雷把龙井茶的生意长久做下去,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啊。
  前些日子,他几十斤龙井茶,他就尝到了甜头,更何况是长长长久久做下去呢?
  于是,热情地给韩春雷各种出谋划策起来。
  他对着韩春雷点点头,说道:“细佬,你这个想法可行!”
  一声细佬,足见李家俊跟韩春雷最近的关系,是突飞猛进啊!
  李家俊继续出主意道:这事其实也好办,你就联系你们梅家坞那个村大队,让他们给你出个挂靠证明,这办事处不就出来了?”
  毕竟在李家俊看来,能一下子从村里搞到三四十斤一等龙井茶过来,这关系肯定没啥说的。要知道,这会儿在内陆地区,别说三四十斤一级龙井茶,就是四斤,那也归属村集体的。韩春雷这能搞到深圳来,出个挂靠证明还不是易如反掌。
  但他哪里知道,这三四十斤一级龙井茶,根本就不是韩春雷从梅家坞村大队搞来的,更不知道韩春雷根本不是梅家坞的人!
  他要是有路子能从梅家坞村大队搞到挂靠证明,还会这么伤脑筋吗?
  但在商言商,他又不能跟李家俊明说,当初这四十斤一级龙井茶的来龙去脉。
  “呵呵,我和梅家坞有些渊源,但却不是他们本村人,我是柴家坞的。所以,要想从他们村出这个挂靠证明,恐怕也非容易的事。”
  韩春雷重新整理了一下措辞,解释道,“上次那三十九斤茶叶,也是机缘巧合得来的。但要跑去梅家坞明说这事,恐怕他们第一时间先把我甩了,自己单干了!”
  “原来是这样啊。”
  李家俊恍然大悟,一脸我懂得的样子,这种利用信息差做生意的事,就忌讳失去优势,被源头方一脚踢开。
  所以他理解韩春雷的顾虑。他断定,韩春雷虽非梅家坞人,但应该是有梅家坞的亲戚,但是这亲戚在梅家坞里又不是拍板的人。
  更也许……韩春雷的亲戚,跟梅家坞的话事人是不对付的,彼此为了掌握话语权而内斗几十年的两个家族。这种事情在他们广东农村里,太稀松平常了。
  韩春雷哪里会知道,自己不一小心的遮掩解释,让李家俊脑补了几十万字的村中往事大内斗的剧情。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李家俊心里,相比梅家坞其他人,韩春雷肯定是和他一条战壕的战友。
  有攒下的交情,更有共生的利益。
  “我再想想……”
  李家俊的两根手指,在茶台上有节奏地敲打着。
  “家俊大哥,请茶……”
  韩春雷微微抬腕,徐徐替李家俊斟了杯茶。
  李家俊轻抿一口茶汤,思量一番过后,说道:“现在咱们这边要注册企业,无非就是两条路。第一条路,最简单,但也是最难的。那就是去香港注册一家公司,然后以港资企业的身份回内地投资。有这层身份在,我告诉你,去哪都当爷爷供着,待遇比国企都高!”
  韩春雷听着,微微颔首,但这个不现实,不说其他特殊原因,也不说自己在香港人生地不熟,屁的关系也没有,就说他兜里那两千块钱的家当,拜托,去香港能干嘛的?去扑街,去食屎吗?
  这第一条路,明显不可行。
  李家俊继续说道:“至于第二条路,就要看关系硬不硬了。如果关系扎实,可以找一家国营单位,或者公社、甚至村大队,开展挂靠合作。每年呢,给他们交一定的管理费,算他们的下级单位。说白了,就是花钞票,买一个正经出身”
  李家俊说的这个第二点,倒是一下子打开了韩春雷的思路。
  他说的这个私人挂靠企业的现象,在当下七十年代末,是零零星星存在的。等再过几年,到了八九十年代,这种挂靠企业现象简直蔚然成风。
  差不多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乡镇企业都属于挂靠性质。
  甚至有很多明明没有挂靠的企业,注册一套,对外宣称又是一套,言必称自己公司自己厂子,挂靠在某某国营公司,某某集团……
  打开思路之后,韩春雷突然眼睛一亮,说道:“应该还有一条路可以走走看。”
  李家俊:“乜嘢?”
  韩春雷:“我可以做个体户啊!”
  不错,他想到了当个体户,开快餐店的红姐。
  “这个……算是个办法。国家的确是允许个体户存在了。但是……”
  李家俊摇了摇头,说道:“但是个体户不好听啊,你知道在老百姓的眼里,个体户算乜?就是社会闲散人员,才会干个体会啊。在你们内陆,个体户比劳改犯、盲流子强不了多少,还不如待业青年呢。你干了个体户,名声就不好听了。你想啊,哪个公家单位,会和个体户做买卖?因为个体户不光彩,不光荣啊!做了个体户,你这买卖再想做大,就难咯!”
  “家俊大哥,当下大众对个体户的理解,的确是这样。不过挂靠也有挂靠的局限性。”
  韩春雷又给李家俊添了下茶,然后问道:“你这个茶楼,应该也是挂靠单位的吧?”
  “对。挂靠了街道。”李家俊倒也不隐瞒。
  韩春雷又问:“挂靠在公家单位,买卖是名正言顺了,但是在实际经营中,也会有很多顾虑,很多事也无法完全按照你自己的意思来吧?”
  “额……倒确实是这么回事。”李家俊说道。
  毕竟在经营层面,个体户更靠近市场经济,而像他这种挂靠在街道的茶楼,名头是好听了,也能光明正大地经营了,毕竟明面上已经是街道办的下属企业了。
  但局限也就随之体现出来了。比如说,要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街道办的工作指导,涉及到经营和商品定价上。举个例子,一壶茶,明明可以卖一块七毛二的,但街道办会跟你说,既然挂靠街道办了,就要惠民摆在第一位,这价格最好是成本价嘛。
  李家俊也是一把辛酸泪啊。
  韩春雷:“所以啊,我还是觉得个体户的灵活度会更高一点。而且做个体户,这买卖攥在自己手里,才是最踏实的。”
  李家俊犹豫道:“可是……”
  韩春雷抬了抬手,打断了李家俊的规劝,继续道,“至于别人怎么看个体户,我左右不了,这个需要时间去印证,去扭转。至于你担心的,当了个体户,别人担心名声不好,不愿意跟我合作采购,那就简单了。我还是一样可以挂牌西湖龙井办事处呀!”
  “嗯?”
  李家俊愣了一下,为难道:“要是注册个体户的话,这名字工商局那边怕是批不下来啊。”
  “我知道呀!”
  韩春雷笑道,“工商局那边注册个体户的话,当然只能用自己的名字啊。但是我自己的牌子还是可以挂‘西湖龙井办事处’的呀?牌子是牌子,注册是注册,”
  李家俊有点懵:“我还是没听明白。”
  韩春雷说道:“工商局那边,肯定是用我韩春雷三个字去注册个体户。但是,我在工作的地方挂的招牌,就叫龙井茶办事处。这个办事处,不是某某村某某大队的派出机构办事处。而是我想让大家知道,我这里只办龙井茶的事!这个办事处,没毛病吧?”
  “我丢!”
  李家俊惊呼一声,瞪大眼珠子,诧异道:“细佬,你这是玩文字游戏啊!”
  韩春雷摇摇头,一脸无辜:“没玩文字游戏啊,以后我这里真的只办龙井茶的事啊!这个不犯法吧?”
  李家俊扶额哈哈笑道,“不犯法不犯法,不过你这个办法好,这招牌往你工作的地方一挂,乍一看,还以为是公家单位呢。最关键的是,最近在深圳开办事处的单位,是越来越多起了。多你这一个,也不扎眼。细佬啊,这个擦边球,打得猴赛雷!”
  韩春雷嘴上不说,但心里也承认,自己的确是在玩文字游戏打擦边球。但是无伤大雅。即便真有什么问题,那顶多也就是口头教育一下而已,不会犯太大的错误。所以,他不介意使一使这种擦边球小把戏。
  嗯,既然连李家俊都觉得这个办法可信个,那就可以放手去干了
  回头,再找个地方做个名片出来,就印:
  杭州龙井茶办事处处长,韩春雷。
  啧,很像那么回事。
  韩处长……
  有那个味了,哈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