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节

  这是一个传达了多种情绪的词,而珍妮居然毫无错误地接收到了他传递来的种种信息:放松、钦佩、欣赏、感激、期待、兴奋……萨尔维和所有英国绅士一样,外冷内热,她猜他心中也许有过许多波澜,但呈现在外的则只有这么简单的一个单词而已。
  在这一点上,英国人的国民性和东方文化倒是有些相似,不过珍妮在美国呆久了,她没有掩藏自己的感激之情,“可能这么说你不相信,不过,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对我的演技做出这么明确而又富有启发性的指导……我感到你驱散了一直缠绕在我心头的一层迷雾——你的洞察力简直让人吃惊!萨尔维,如果我夸张一点的话,我会说,你简直把我拉进了一个新世界里,让我的表演事业有了一个新的开始……”
  “您太过奖了。”萨尔维显然有些不自在,但还是尽量大方地接受了珍妮的夸奖——在这一会儿,他又有了少年般的羞怯,“事实上,《梦露》也是我事业的新开端,无需多言,你也明白这个机会对我有多重要,在电影这门艺术上,我已经积蓄了很久,我非常幸运,能和您这样心胸极为宽阔、悟性极高的演员合作,《梦露》对我们两人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新开始——”
  在摇曳的火光中,他的蓝眼仿佛也燃烧了起来,“而我有信心,我们能把它拍好,把它制作成跨越时代的经典,让梦露和你在整整一代人心里获得永生——我想,只要我们够拼命的话,我们是能办到的……我有这个信心。”
  而珍妮呢,在这一刻,她也真真正正、全心全意地相信了萨尔维的话,相信了自己的选择——她为《梦露》找了一个最合适的导演,事实上,她也许是为世界影坛都找到了一个伟大的导演。她点了点头,主动冲萨尔维伸出手,毫不犹豫地说,“是的,我相信你能办到——我相信,我们能办到的!”
  年轻的导演握住了她的手,他的眼神在珍妮脸上流连而过,又很快地收了回来,一如既往,他幅度恰当地晃了晃珍妮的手,便结束了这个握手礼,站起身说道,“已经很晚了,我不能再耽搁你的休息,这就告辞啦。”
  从他的语调来看,他已经完全又恢复了正常,回到了他的绅士风度之中……
  ☆、第二百三十八章 梦露的感觉
  “这简直是活见鬼!”在《每日镜报》的茶水间里,摄影记者——或者按照人们对他最普遍的称呼,狗仔队谢夫愤愤地吸了一口烟,对他的同事威廉抱怨了起来,“完全不可思议——她已经来伦敦一周了,而我们居然到现在都不知道她在哪!”
  “,”他的同事阴沉地应和了一声,“现在全伦敦都快被翻遍了,你听说了吗?《世界新闻报》甚至连肯辛顿宫的内线电话都打通了,他们怀疑杰弗森向王室成员求助,直接住进了他们名下的物业。”
  “异想天开。”谢夫不屑地呸了一声,“还看不出来吗?《世界新闻报》已经完全陷入绝望了,他们这纯粹是病急乱投医!”
  “也不能说这个猜测没有依据,”威廉倒是若有所思,“王子和她是同龄人,起码接近同龄,我们也的确拍到过王子去看电影的照片,你知道,《第五个莎莉》。而且,萨尔维.图齐?”
  “yeah?”谢夫也被点燃了兴致,他站直了身子,深深地抽了一口烟。
  “他和威廉在伊顿是同学。”威廉指出,“年纪也差不多,他也许比王子高一两届,我不知道,但他爸爸是王室的亲戚,所以——”
  “s……”谢夫叼着烟头,压低了声音,也是恍然大悟,“这确实是条联系——《世界新闻报》把电话打过去了,结果呢?”
  威廉耸了耸肩,“他们当然没说。”
  报纸之间当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一张照片是否独家也会极大地影响到它的价值,在一些日常的跟拍活动中,狗仔队会‘守望相助’,互通消息,但在真正的独家劲爆新闻跟前,彼此也会尔虞我诈,互相封锁消息。最开始,当他们在机场蹲点珍妮弗.杰弗森的时候,在所有人眼里这都是一次很简单的跟拍,所以大家反而能够默契合作,但在珍妮弗已经连续几天不见人的情况下,她的行踪变成了珍稀资源,小报记者们就开始藏私保密了,物以稀为贵,在所有人都知道她来了伦敦,报纸也都在宣传她的新片,以及她和前男友之间令人难堪的分手时,珍妮弗简直就像是离家出走的阿加莎.克里斯蒂,谁能先找到她,谁无疑就是掌握了报纸销量,成为了这次角逐、博弈的赢家。
  “走吧。”把烟头丢进了垃圾桶,谢夫带着威廉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拿起了围巾和帽子。
  《每日镜报》不像是《世界新闻报》这么大胆,他们虽然也有买通内线,但只是用来侦测王室内部的丑闻,这种无关的新闻线索并不在对方的服务范围之内,再说,谢夫和威廉也都没有内线的联系方式,他们是专做明星线的,和王室线没有什么来往。即使珍妮弗真的住进了肯辛顿宫或者类似的王家物业里,他们也没有求证的渠道。如果真的是这么回事的话,那么,《每日镜报》就只能是坐视着《世界新闻报》再拿到一次独家报道了。
  威廉傻乎乎地问,“去哪儿?难道我们就这么守到肯辛顿宫门外去?”
  “别傻了,”谢夫嗤之以鼻,“肯辛顿宫肯定是《世界新闻报》放出的□□,她不可能住在那里——那里太有名了。”
  “那我们该干什么去,就那样在伦敦市闲逛?指望着能碰见在人行道上散步的珍妮弗.杰弗森?”
  谢夫轻蔑地看了他一眼,“糊涂脑袋,去盯着《世界新闻报》的那群臭虫啊,我们拿不到线索,而他们找到了——这难道不是最显而易见的选择?”
  他没管威廉恍然大悟又有些委屈的嘟嘟囔囔,一边穿着羽绒服,一边恶狠狠地说道,“我就不信她能始终不露面,《迈克尔.克莱顿》已经在美国上映了,这几天就会在英国上,难道她就不肯出面做一点宣传活动?——等着瞧吧,一旦被我们抓到了她的尾巴,她就会知道什么才叫做真正的自由记者……”
  一推开门,漫天风雪顿时席卷了过来,两个狗仔立刻攥紧了衣襟,骂骂咧咧地冲向了自己的二手车,他们就像是伦敦地铁里常见的灰老鼠,灵活而不引人注目地扭动着身躯,很快就消失在了街角,钻进了阴影之中。
  #
  谢夫的确很了解珍妮弗最近的动向——正当他谈论着《迈克尔.克莱顿》在英国的首映活动时,在美国,《迈克尔.克莱顿》已经度过了大规模上映的第一个周末,两千家影院的开画数,对于一部冲奥片来说并不算少了,而最终票房数据也统计了出来:午夜场七十多万,首日六百万,次日周六升至七百万,周日跌回六百五十万,首周末接近两千万,在圣诞档前夕,这个成绩拿不到第一名,不,第一名肯定属于首周就斩获七千万美元的《我是传奇》,属于卡通动画片《鼠来宝》,甚至是属于爱情浪漫喜剧《附注:我爱你》,但在奥斯卡提名的最佳影片中,《迈克尔.克莱顿》的票房表现已经堪称亮眼了:首周两千万的票房外加良好的imdb评分和烂番茄的口碑,都预示着这部电影的走势将会相当强劲,本土票房四千万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后期有奥斯卡加持,本土破亿都不是没可能的事。更不说其在世界各地卖出的买断版权费早已为投资人回了本,就一部文艺片来说,这个成绩已经是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好了。
  ‘引人深思,这不是一部能让合家欢笑的电影,但它能启发你的感触和思考,看了影评以后我走进电影院,怀抱着对珍妮弗.杰弗森的怀疑,这是一部严肃的影片,我怕她会毁了这一切——但我错了,她的表现就和影评称赞的一样好,事实上,整个影片都是如此。威尼斯电影节慧眼识珠,给与了两大男女主角他们应得的荣誉。不论是丹尼尔还是珍妮弗的表演都让人激动。当珍妮弗.杰弗森拿到奥斯卡的时候,我是那个发出嘘声的人,我是说,当然,她在当年没有什么竞争对手,但她在《第五个莎莉》里的表现真的配得这个奖吗?如果我们一定要选一个人的话,我宁可选瑞茜.威瑟斯彭来发安慰奖,现在我的想法也是一样,珍妮弗实在不该在06年拿奖的,这样的话,她就可以凭着《迈克尔.克莱顿》封后了。
  言归正传,我给了9.5分,扣掉的0.5分仅仅是因为它在娱乐性上的稍微欠缺,整整两个小时里,很少有让你会心一笑的放松一刻,你从头到尾都笑不出来,所以看完整部电影以后我感到很疲惫和沉重,甚至失去了再看一部轻松喜剧片的动力。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它毁了我的周末。但不论如何,它仍然是一部杰作。’
  在imdb页面,评分人数正在急速飙升,而排名最高的影评来自imdb知名用户‘娱乐至死’,已经是6年会员,评论过上千部电影的他给了这样一个评论,而它的有用数也相当地高,《迈克尔.克莱顿》的观众很乐于撰写影评,彼此讨论,这是个很不错的现象,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这意味着影片的票房走势相当乐观,甚至也许会形成互联网小奇迹,让次周走势形成逆跌——一些大胆的数据专家就是这么预测的,而普遍的看法是,在北美,《迈克尔.克莱顿》会维持平稳走势,收割走8千万左右的票房,如果要算上被一些影评人戏称为‘杰弗森系数’的明星效应的话,那么北美票房破亿也不是不可思议的事。
  北美票房破亿,这对于奥提片来说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在五部最佳影片的候选里,《迈克尔.克莱顿》极有可能是票房最高的影片——是的,这是个对于奥斯卡来说有点尴尬的话题,不过事实如此,一般来说,能入选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票房都不会太高。像是《恶魔穿着prada》这种商业性较重,内核不够明确的电影,即使票房再高都无可能入选奥斯卡最佳电影,而那些够资格入选的电影通常在有深度之余都很小众,国内能搞个五千万就让人喜出望外了——就这还得是有奥奖光环在,甚至国内票房三四千万的候选影片都很常见。
  就这点来说,在奥斯卡最佳电影这个部门的竞争中,《迈克尔.克莱顿》取得了很大的优势。毕竟,奥奖评委们通常来说更喜欢艺术性和商业性并重的影片,而也倾向于选择这样的电影作为获奖影片。并且,不管怎么看,在今年的候选影片中,《迈克尔.克莱顿》不但实力相对最高,而且观众口碑也是相对最好——今年是最佳电影这个部门的小年,在几个竞争对手中,《朱诺》内核不够严肃,主题不够清楚,仅仅是在题材中走出新意,价值观也受到评委青睐而已,虽然在提名影片的票房角逐中,它是唯一一个能和《迈克尔.克莱顿》竞争冠军的选手,但按照奥奖惯例,它能刷个提名就该满足了。
  除此以外,《赎罪》影评人口碑不佳,在欧洲影展颗粒无归,国内影评人口碑也是平平。《老无所依》是一部西部罪案片,风格惊悚黑色,入选奥斯卡都已经是意外,虽然影评人口碑不错,但在大众中影响力很低,几乎没有溅起什么水花,希望也相当渺茫,它能入选这个部门也被认为是奥斯卡评委团老年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按照评委们以往的口味,这风格的电影入选可能性很低,但《老无所依》有个讨巧的内核,探讨的是老年人的精神依归,因此得到认可,它的奥提也被视作是派拉蒙运作能力的一个很好体现。
  至于《血色将至》,其在票房、话题度和影评人口碑上都无法和《迈克尔.克莱顿》比较,可以说,今年并没有出现票房高、话题性强,内核足够深刻,雅俗共赏的大制作,在五部电影里,《迈克尔》的综合分数本来就是最高,它也不是没有软肋,曾经因为这是导演的第一部作品,以及男女主角都无法出面宣传而被扣掉了一定的分数,但现在,随着其出色商业性的展现,以及观众讨论热情的高涨,它又再一次回到了领跑前列,成为了影评人心目中的最佳影片冲奖大热门。
  “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刻,迈克尔或是珍妮弗能出面参加几个宣传活动,那么这个奥斯卡几乎就是他们的囊中之物。”很多倾向于《迈克尔》的影评人都是有这样着急的想法,“这简直是太可惜了,如果我在出品公司工作,现在可能已经着急得发了疯,这两个主演居然一个都不肯到好莱坞参加宣传,如果说丹尼尔是因为提名有所冲突而回避的话,还算是情有可原的话,珍妮弗.杰弗森就显得有些自私了,她完全是为了躲避媒体,才拒绝回到好莱坞的吧,虽然她不想被媒体打扰的心情也可以理解,但《迈克尔》可就差那么一口气了,如果因此被其余几个影片的pr公司抢先一步,导致奥斯卡旁落,那就实在是太可惜了……”
  连影评人都懂得这样想了,难道时代华纳不了解主演露面宣传的重要性吗?随着影片票房的揭晓,他们对这部电影更加看好,在公关资源上也逐渐有所倾斜:时代华纳今年没有一部电影闯入最佳影片部门奖,曾经集中于其余电影的资源,现在已经被归拢到了《迈克尔.克莱顿》的发行团队里,而它的公关预算也在不断增加中,不少pr专家正在游说着奥斯卡评委们,陪同他们欣赏着这部电影,但即使如此,终究还是有很多宣传活动是需要主创人员露面的。少了两个大明星,《迈克尔》在这个领域将会黯然失色——丹尼尔.戴-刘易斯是指望不上的了,他最近的精神状况有些不佳,正在家中疗养,所以,哪怕只是一场、两场商业活动,他们也是迫切地希望珍妮弗能够出面参加。
  可,让团队极为失望的是,珍妮弗仗着双方早有约定,铁面无情地回绝了所有宣传活动,甚至连近在咫尺的伦敦首映礼都不肯参加,仿佛一点都不在乎这部电影到底能在奥斯卡中走多远——对于这根本不合乎常理的表示,时代华纳的发行团队在挫败之余,也只能是试着去理解了:毕竟,她才刚被劈腿分手,更可怕的是,这件事被闹上了公共媒体,成为了全国民众茶余饭后的话题,珍妮弗团队虽然语焉不详,但可以想见,珍妮弗现在的心情一定非常不好,也许她已经精神崩溃,根本无法应付媒体和人群,只能潜居在异国他乡,等待着时间来治愈一切……
  #
  伦敦的冬季一向阴冷潮湿,不过,对于洛杉矶居民来说,这种风雪天气还是挺有新鲜感的,起码玛丽和克劳迪娅都来了一周也没想念洛杉矶,反而有些乐不思蜀的感觉——昨天刚下了一场大雪,今天她们就起了个大早,在后院堆起了一个雪人,然后嘻嘻哈哈地回到屋子里,在壁炉前烤着被浸湿的手套和袜子,闹得满屋子都是有些烧焦的羊毛味儿。
  “一会儿我们可以去一趟杂货店,”卧室的门没关牢,克劳迪娅的声音透过楼梯穿了上来,虽然较为微弱,但还是能听出她的兴致勃勃,“买些棉花糖,英国人好像不太喜欢在火上烤棉花糖,这对于壁炉实在是极大的浪费……”
  又做了几个瑜伽姿势,结束了自己的晨间运动,珍妮听着克劳迪娅和玛丽的闲聊,也是会心地温馨一笑,不过她并没有选择下楼加入谈话,而是走进浴室,坐进了刚放好水的浴缸里,一边享受着热水拍打皮肤的舒适感觉,一边欣赏着窗外又开始飘落的片片雪花,这种强烈的对比感让她感觉更加舒适、宁静,更有安全感,她不由得多享受了几分钟,这才心念一动,重新进入了演艺空间。
  和她们刚开始的计划相比,剧组开拍的时间后延了一周到半个月,这是她和萨尔维共同的决定,具体何时开拍,则以她的感觉为准:珍妮一开始对于梦露的演绎思路完全是按照金手指主导来的,现在要换表演技法,多一段时间适应、揣摩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再加上西蒙也是完全的新人,萨尔维希望他在办完休学手续以后,能接受几天的简单指导,学习片场常用的几个术语,以及怎么跟随导演的指示进行走位、怎么看镜头等等,那么即使现在开机,在男女主都没准备好的情况下也只是浪费时间。所以珍妮一下就多出一段空白的行程可以专心揣摩角色,萨尔维对此态度挺坚决,他愿意给珍妮‘你所需要的所有时间’,假使在西蒙准备好的时候珍妮还觉得自己的思路不够成熟,那么剧组就会先拍摄一些西蒙的镜头,绝不会赶鸭子上架,把表演状态还不够饱满的她给硬拉去片场。
  而这半个月也正是珍妮所急需,甚至于说是所必须的准备时间,按照她一直以来的行事作风,她肯定是会出席《迈克尔》的英国首映礼的,但这一次她想也不想地就予以回绝,这段时间,她基本上是足不出户,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寻找着那不可捉摸的灵感,寻找着自己和梦露的共鸣。
  当然,虽然她要以新技法来出演梦露,但这不意味着她会放弃使用自己的金手指,且不说演艺空间的时间流速优势,就说梦露这个角色的特殊性,就决定了珍妮肯定是要借用共情来揣摩角色的,毕竟,凯伦完全是虚构的人物,而梦露是真实存在过的,现在的好莱坞都还有很多人曾与她共事过,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看过她的电影,在一定的艺术夸张和扭曲之余,有一些基本的要素她不可能不去尊重,萨尔维也不是让她完全抛弃旧技法,而是在旧技法中寻找到属于珍妮自我的那一个点,达到自己和角色的‘天人合一’,为梦露注入‘珍妮’——但毕竟,这个角色还有一大部分属于梦露。
  珍妮不知道别的方法派演员都是怎么挑选角色的,不过对她来说,她注定不可能按照喜好和共鸣去接剧本,靠着虚无缥缈的灵感来揣摩角色也让她没有多少安全感,所以,她并没有傻傻地在焦虑中等待着灵感降临,反而在分析过她演出凯伦的过程以后,开始在不断的共情和思考中寻找着自己和梦露的共同处,而随着她的思想旅程不断深入,她渐渐地发觉,共情系统的最大作用,很可能不是帮助她在现实中快速地入戏演出——换句话说,她从前其实一直都是在偷懒……共情系统其实根本就不该是这么用的。
  在一片黑暗中,她选择了《我与梦露的一周》这部影片,然后快速地调整到了梦露和阿瑟.米勒接受采访的那一段,开启了共情功能——然而,珍妮并没有接替米歇尔.威廉姆斯念出台词,而是闭上了眼,仔细地体会着梦露——真正的梦露,所有和她有关的传记电影都会指向的那个共情范本,在这一刻的情绪:和表面的笑意嫣然、夫妻情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内心深处潮涌的厌倦、孤寂与不安,虽然她正处在事业的高峰期,又嫁给了全美国最有才华的男人,以让人羡慕的声势来到英国,接受国宾级的轰动待遇,但出奇的是,这一切丝毫也无法取悦到年轻貌美的玛丽莲.梦露,她的内心情绪相当复杂,甚至可以说是分成了好几个层次,珍妮首先感觉到的是冰冷的疲惫,然后是几乎要窒息的孤独,似乎越是热闹、越是巴结的场所,越是让她感到不安,感到自己的异化,她不喜欢记者看她的眼神,他们并不是在看着她,而是在看一个商品、一个符号,一个被精心包装过的芭比娃娃。
  然而,她还能感觉到,梦露似乎并不喜欢自己这样的情绪反应,她在不断地告诉自己:你应该高兴,你没什么可不高兴的,女孩,和你内心深处的消极思想做斗争,和它奋斗,别让它毁了你,就像是毁了你的父母一样,把它赶回去,兴奋起来,你很幸福,你拥有爱你的丈夫,你拥有整个西方世界的倾慕,男人对你倾倒痴迷,这不正是你曾经的梦想,正是你极度渴望的关注吗?享受它,施展你的魔法,让世界为你疯狂。
  当她不再分神走位、念台词,而是专注地体会着梦露的感情时,她的情绪变得更加细腻而清晰,虽然依然没有清晰的内心活动,但珍妮可以从这些含糊的潮涨潮落中领会出她的想法,也许这么说有些肉麻,但的确,在接连不断的共情中,她感到她和梦露达成了相当的默契,就像是跨越时空的知己,她和她结成了单方面的友谊,她了解她、同情她,对她感到了同类的温暖和悲伤,她对她的苦痛感同身受,对她的努力振作钦佩不已。在一次又一次的共情中,这种感觉慢慢成形、浮现,对于梦露,她了解到的不再是她的风情万种,她那带了天真的性感,不,她了解到的是和她极为相似——至少在某一个层面上极为相似的灵魂,她们都受到了名气的极端压迫,而她们唯一的区别是,珍妮也许还可以凭借着一点点运气,摇摇欲坠地维持着自己的平衡,但梦露伸出的手却注定落空,在生活中的每一个偶然时刻,当她偶然看见镜中的自己,当她看见旁人的眼神,当她在闪光灯中感到一阵恍惚……在这无数的时刻中,她不断地认知到这一点:她正在坠落,她离健康越来越远,所有的康复似乎都只是一种假象,所有的奋斗也只是徒劳无功,她正在自我毁灭,唯一能做的只有接受这个事实。
  而这就是每一个站在世界顶峰的女星面对镜子时共有的恐惧,在曲终人散以后,在每一个孤寂的夜晚,当她们,当她——当她卸下所有的伪装,赤裸地站在镜面前,为自己的憔悴和疲惫而颤抖,自问着:‘有谁真正了解我?有谁真正爱我?有谁真正爱过我却被我伤害,被我错过’时——
  珍妮忽然回到了现实,她发现自己正在不由自主地格格颤抖——尽管水依然温热,梦露的余韵仿佛依然缠绕在她的四肢百骸,让她的血液一片冰寒,根本无法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温暖。
  “珍、珍——”让她回到现实的声音再一次响了起来,玛丽敲了敲门,推门走了进来。“你午饭想吃点——”
  顺着她讶异的眼神,珍妮抬起颤抖的手,抹掉了脸上的眼泪,她吸了吸鼻子,摇着头否定了玛丽没出口的怀疑,“不,我不是因为现实而哭——真的,玛丽,我犯不着骗你。”
  她吸了一口气,镇静着自己的呼吸,混合着成就感、自豪和怅惘地说,“我只是……我想,我只是终于找到梦露的感觉了。”
  ☆、第二百三十九章 成为玛丽莲
  “收到消息了吗?”
  “还没有,传说她已经离开伦敦了——”
  “她这是要回去哪?洛杉矶吗?可她现在已经没有回去的理由了吧。我原以为她也是回洛杉矶去了,可好莱坞正闹罢工,金球奖的颁奖典礼已经被取消了,不是吗?”
  “不不不,听说她就是为了这件事回去的,我听说这姑娘在好莱坞的威望挺高——没猜到吧,她是要回去参加演员工会的什么会议的。”
  “这……不可能吧。”
  “反正传说里就是这么回事,剧组短期内不像是会启动开拍的样子。我们的内线到现在都没接到开工通知。”
  是的,就连远隔重洋的英国伦敦,都已经收到了这个消息——早在数月以前,美国编剧工会和制片人工会签订的合同就已经到期了,而双方迟迟无法就dvd销售分成达成协定,令全美剧组都笼罩在罢工危机之中。在过去的十年,dvd的销售额快速成为了片商盈利的重磅法宝,而编剧们对于这一块利益也是早就想要染指了,在这样真金白银的利润争抢中,没有谁会轻易让步,在这一次的合同谈判中,最低工资不过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谈判点,大家真正在争抢的,还是dvd这块香喷喷的大蛋糕。
  既然在合同到期以后还无法谈拢,编剧们也不会客气,也就是克里斯托弗和珍妮弗分手消息刚被爆出来的11月初,全美编剧正式开始罢工,无数连续剧组陷入停摆状态,在筹备中的电影项目也只能暂停,演员工会在这一点上坚定地站在编剧们这一边——他们也希望能打破制片人所代表的片商对于dvd利益的垄断,援引编剧工会成功谈判的例子,让片方在dvd销售上对他们也打开一道口子,多出些血,而不是吝啬地霸占着这个全新的、让人激动的利益增长点。
  由于各电视台多数都有存量剧集,而长达1、2个月的冬歇期马上就要开始了,制片人协会的态度也是较为强硬,并没有被破釜沉舟的编剧工会吓倒,这一次罢工持续了两个月以后,双方居然还未达成协议,这也意味着冬歇期后,美剧们将难以回归,电视台只能以重播剧集来填充他们的播放时段,但这并不是唯一一个受到影响的方面——奥斯卡方面还未表态,但金球奖已经无奈宣布,他们取消了颁奖典礼,因为演员工会对编剧工会报以支持态度,众多大牌明星在此时可是相当支持工会的决定,即使是获得了提名,他们也不会出席金球奖,没有了明星们,一掷千金地举办颁奖典礼也就毫无意义了。今年的金球奖只会是一个简短的发布会,宣布完所有的得奖人就算是结束——对于今年的得奖人来说不太公平,但事实如此,他们也只能默然接受了。
  当然了,这样兵荒马乱的罢工,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许多冲奥片的公关宣传活动,大部分好莱坞明星现在都减少参加公众活动,免得反而在公众形象上失分,再者,公众的注意力也确实不在这里。这对于《迈克尔.克莱顿》来说反而较为有利,它的很多竞争对手,现在已经和它回到了同一个水平线上。
  狗仔们并不关心这些,他们关心的是,因为珍妮弗不必回好莱坞参加颁奖典礼,也就不会出境入境,他们很难在希思罗机场堵到她,这就使得她依然是处于失踪状态,不论是《世界新闻报》,还是埋伏在萨尔维寓所之外的狗仔,都对她的行踪茫然无知。甚至大部分人都已经动摇了信心,猜测她确实是应sag的邀请,回到好莱坞来斡旋此事,毕竟,她不但是如今最卖座的大明星,同时也是个成功的制作人,和好莱坞大片商的关系也相当良好,在这种各大势力争相博弈的时刻,她会是一只非常良好的传声筒,而珍妮弗也能从中汲取不少好处,她没有理由不热情地参与到这件事中去。
  “bloodyhell。”谢夫压了压帽檐,愤愤地把烟头扔到地上,用脚碾灭,“她让我们白费了好几天的功夫!就这么和没头老鼠似的跑来跑去——这简直就是对我们的当面羞辱。”
  在跟了《世界新闻报》的同行两天以后,他确定他们根本什么都不知道,谢夫愤怒地放弃了这条线索,又一次跑遍了伦敦,但还是一无所获。狗仔队按工作量吃饭,能拍到照片才有奖金,虽然他根本没见过珍妮弗,但在费心奔波了半个月却一无所获以后,谢夫对她的憎恨已经是与日俱增,现在,他不能不考虑放弃这个该死的大明星了,不管她多有新闻价值,找不到人也是枉然。
  威廉小心地打量着前辈的脸色,他正想说几句俏皮话,但手机却突然响了起来,他随意地打开屏幕看了一眼——
  “噢!”刚才还有几分消沉的他一下跳了起来,兴奋得结结巴巴,“噢!噢我的天啊,他们租用的摄影棚开门了,图齐的车停在门口,图齐进去了——还有西蒙,那个幸运的小男孩,他也来了,上帝啊,谢夫,他们很可能要开拍了!”
  抽出了一半的香烟被迅速地塞回了烟盒里,谢夫迸出了几个毫无意义的单词,手指有几分颤抖地抓出了自己的车钥匙,“go!gogogo!我们一定要拍到她的第一张照片!”
  #
  ——恐怕谢夫注定要失望了,在接连半个月的风平浪静之后,大部分狗仔队都放弃了对摄影棚的注意,只是买通了门卫让他当一条眼线。而珍妮团队考虑到她现在的高话题性,早已经为她租用了一辆劳斯莱斯作为座驾,不但后座车窗贴了遮光黑膜,就连前后座之间也都有挡板遮掩,早在门卫察觉到目标人物出现以前,珍妮就顺顺当当地开进了摄影棚里,在化妆间进行着她和西蒙的第一次试妆:在她拍摄《阿凡达》期间,其余主要演员都已经完成了试妆工作,现在也都被逐一召集到了一起,准备拍摄定妆照,为剧组的宣传工作做一些准备。
  “你的长相和玛丽莲差距有些大,”克劳迪娅一边在给她上妆,一边为珍妮解说着她的思路,她知道珍妮喜欢这样——平时珍妮很注重皮肤的保养,而电影化妆有时会让皮肤负担沉重,如果告诉她自己的每一层粉有什么用意,她在心理上会更容易接受一些。“虽然你们都是金发姑娘,但玛丽莲的长相有些稚气,她的双颊很丰满,其实,如果不是她生活在一个摄像精度较低,硬照可以大肆修片的年代,她也许不会那么走红……如果我为你做出和玛丽莲一样的法令纹的话,那么在现在的高清镜头下,你就会显得很苍老了。这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和她一样,拥有可爱的,甚至可以说是有些chubby的颧骨,但同时又回避开丰满的脸颊所带来的法令纹的困扰。”
  “而同时,令人遗憾的是,我也没法拥有玛丽莲的身材。”珍妮乘着克劳迪娅换工具的当口扮了个鬼脸,“不过我想,我们还是可以通过那颗痣变得和她很像的,是吗?”
  “是的,其实只要把握住玛丽莲的眉形、发型和那颗痣,任何一个人都会觉得你们有些相似。”克劳迪娅心不在焉地说,“但值得一提的是,你的下巴天生就很尖,这一点要比玛丽莲好一些,你知道,她垫了下巴和鼻尖,至于腰部是否有抽掉肋骨,我倒报以怀疑的态度,她的一些照片里,腰臀比并不夸张……对了,说到这个,安娜,为我拿两个胸/部假体和两个臀./部假体来——否则就算我为你捏出一张玛丽莲的脸也是无济于事。”
  “嘿。”珍妮防卫性地环起了胸部,“过分了好吗——”
  她也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好吧,我承认,它们并不是很大,但我想玛丽莲也不是靠夸张的身材比例而走红的。她的走红……”
  她闭上眼默默地回忆了一下梦露的情绪,“更多地应该算是一种营销,一种氛围,我想这和她本人的条件关系并不是那么的大。起码……”
  珍妮吞下了没出口的话:起码梦露虽然一直试图否认这点,但内心深处,她却深深地相信,自己的走红完全是包装和营销的功劳。这是她的心结之一:梦露强烈地渴望成功,然而又强烈地怀疑自己是否优秀到可以成功,她得到的东西越多,她就越觉得自己注定在某一天会失去全部,她从来都没有过足够的安全感,名气反而成为让她精神错乱的罪魁祸首。
  “唔嗯。”克劳迪娅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句,她继续地说,“你很白,但那个年代的妆容风格就是那么厚重,所以我要多上几层粉,然后我们可以用一些高光和腮红来强调你的颧骨,感谢科技吧,珍,哈雷路亚,你不需要把自己吃胖也能有一对漂亮的颧骨……痣呢?”
  有人送来了一颗道具痣,珍妮说,“你知道吗,有人说这是她自己点的——”
  “嘘。”克劳迪娅呵斥了她一声,她小心地比对着电脑上的照片,在珍妮的脸颊上贴上了黑痣——而后退后了一步,挑剔地打量着自己的杰作,随后满意地笑了起来,“好吧,是时候把你交给发型师了——我希望她小心点,短发剪坏了可没那么容易修补——吉娜没法来实在很可惜,我们最好别沦落到接发的程度……”
  虽然也可以带着头套演戏,但为了真实感,珍妮还是情愿剪掉她本来也不长的头发,在经过多次练习的发型师手下,剪、吹、烫、定型,她很快就拥有了一头梦露的标志性卷发,再换上了具有强烈六十年代特色的白色亚麻裙装,和一件有些宽大的垫肩外套、粗跟高跟鞋、薄如蝉翼的丝袜。
  “来。”在克劳迪娅的帮助下,她把假体固定在了胸衣上,又调整出了合适的褶皱,使得整体效果更加逼真。受到同样待遇的还有珍妮的小屁屁,她细瘦的手臂则被忽略了:只要找准角度,再配合化妆,珍妮的手臂在镜头里不会过瘦,现在那种锻炼后的紧致感也会被遮去,观众的眼睛发现不了太多不对的,在这些细枝末节上,他们相当好骗,总会被本能给糊弄过去。
  当她看着镜中的自己时,珍妮再一次为人类视觉的不可靠而感慨:她和梦露长得并不是很像,梦露的外貌有种孩子气的感觉,尤其是短人中,使她显得很稚气,而珍妮则是很标准的日耳曼美女长相,她的轮廓要比梦露强硬一些。但在恰当的化妆术修饰以后,借着阴影、高光和眼线、红唇、眉毛、黑痣……她看起来和梦露居然有六七分相似——
  如果她再摆出梦露的招牌姿势的话,在这种种标志特征的模糊之下,有那么一瞬间,珍妮甚至都分不清自己和电脑屏幕里的梦露到底有什么区别,她们都是年纪轻轻的漂亮女孩,都有世界性的名气,都经过精心的修饰,甚至是人工的帮助,这个形象集中了许多人的心血,看起来相当迷人,但距离真实的她们实在都已经相去甚远,远到当她们审视着镜中的自己时,涌起的除了强烈的自豪以外,还有难以言喻的陌生感,仿佛在镜子里丢失了自己。
  “非常棒。”克劳迪娅轻轻地吹了一声口哨,和发型师交换了一个满意的眼神:在充分准备和练习之下,试妆可以说是一次成功,这是服务大牌明星的必要素质。虽然化妆、试妆是很繁琐的功夫,但大牌演员们的耐性普遍不足,怎么在不打扰、弄痛演员的情况下尽快完成妆容,是大部分化妆师和发型师的必修课——虽然珍妮弗的脾气不错,但没人想挑战她的极限在哪,能够成功地在一小时内完成造型,也预示着在之后的拍摄中,每次化妆都不会太久,这让她们很是得意。
  “我很美,是吗?”出人意料地,打量了一会镜子中的自己,珍妮却开口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对于第一次合作的发型师来说,也许这还不是那么奇怪,但克劳迪娅跟着珍妮已经有五年时间了,她几乎被这个问题吓掉了手里的刷子:珍妮一直都是很低调礼貌的性格,和自恋毫无关系,她会夸奖化妆师的出色工作,但很少会和现在这样,直接自夸起了自己的美貌。
  “当……当然。”但这个问题当然不可能有第二个答案,她仗着自己和珍妮多年的交情,抢先一步地回答上了这个问题,一边捉摸着珍妮的表情,一边有些玩笑意味地说,“你美极了,梦露小姐,我想即使是总统兄弟都会为你倾倒——我们很快就会接到他们的电话的,不是吗?”
  事实上,在电影拍摄的时间段里,肯尼迪还不是美国总统,肯尼迪家族也还没有进入聚光灯前,梦露当然也不可能和他们两兄弟纠缠不清,但珍妮并没有纠正克劳迪娅的意思,恰恰相反,她自然而然的露出了略带得意、沾沾自喜的笑容,对着镜子转圈地查看起了自己的造型,“他们会的,是的,我想他们会的,这世上又有谁不会为玛丽莲.梦露而倾倒呢?”
  这句话并不是玛丽莲会说出口的话语,不仅仅是因为它很自恋,而且也因为它的单词较难,不符合梦露的文化水平,但这的确是梦露在照镜子时常有的心理活动,珍妮现在的状态并不寻常,她虽然没有动用金手指,但却好像是处在了共情余韵之中,仿佛和那个真实的梦露牵起了一条心灵连线,关于她的一切都映照在她心里,她可以随时随地扎进这摊名为梦露的水里,但与此同时,她还清醒地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如果说之前的金手指是短时间内的痛饮,在淹没性的情感狂潮之后,会有一种窒息而空虚的感觉,那么现在她就处于一种舒服的微醺里,她不再费心维护‘自我’的形象,不在乎发型师和克劳迪娅会如何看待她的疯言疯语,反而很享受成为玛丽莲的感觉,享受着玛丽莲的心理状态,她是怎么为自己的美貌沉醉,怎么崇拜着自己,怎么在这种美妙的感觉中忘记现实的灰暗,她甚至享受着她内心深处的阴影,她不可告人的自卑和担忧——她的光辉和阴暗对她是如此的坦白,这让珍妮感受到了一种纯粹的快.感,一种权力在握的感觉,这种感觉和出演凯伦时的享受感相当类似,但要更上一层楼,如果说凯伦让人舒适,那么玛丽莲这个角色无疑更让人飘然欲仙,难以自制。
  门被叩响了几声,然后打开了,有人在说着导演想要见她。珍妮转过身子,轻盈地走向了房门:从前刚入行的时候,她在走红地毯时曾经开启过金手指来共情玛丽莲,因为当时的她并不喜欢行走在众人的尖叫声和刺目的闪光灯中,即使后来随着她的日益老练,金手指不再必须,但珍妮必须对自己承认,她始终不能享受红毯,那对她来说确实一向是相当棘手的工作。但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她不再认为对陌生人抛洒自己的魅力是一种负担,她还沉浸在自己的美丽里,她喜欢漂亮的自己,喜欢有名的自己,在精神状态好的时候,她喜欢这一切,喜欢看到人们为她的魅力所迷醉,他们惊叹的表情让她感受到自己的权力,让她获取短暂的安全感,她的行为举止、言笑谈吐仿佛因此变得格外优雅,她连中学都没有上完,但人们注视着她的表情让她仿佛成为了一个公主,一个女王……
  珍妮一直对旁人的注意力感到羞怯,这一点她是有所感觉的,她也许可以学会自信地接纳这些惊艳的眼神,但要让她主动布施微笑与媚眼来风靡众生,她本能地是有些排斥,她可以对着摄影机这么做,经过努力也可以对着单个的人这么做,但她做不到在现实中对所有人这么做——她放不开,也许是不够自信,也许是从东亚文化圈中继承来的传统观念在作祟:如果你对一个人没有男女方面的好感,那么对他抛掷信号显然是有悖于道德的。即使是现在,她也不认为‘陈贞’会在回到现实中后这么做,但现在,她已经完全进入了玛丽莲.梦露这个角色,同时清醒又沉醉地与她共鸣,她仰着头,轻盈地踩着方根鞋走进了摄影棚,用富有深意的微笑和眼神注视着每一个人,沾沾自喜地看着摄影师、场记、道具师、灯光师……在她的笑容中不自在地瞪大双眼,脸上流露出窘态,她清楚地知道,她征服了他们,拥有了他们。
  啊,这些轻浮善变的男人,她喜悦而又秘密地想,当他们得到她以后是多么的让人恼恨,不,她早已经学乖了,她决计不会轻易让他们得到,她只会这样残忍无情、纯粹出于故意地地戏弄着他们,叫他们成为她的裙下之臣,让他们为她颠倒痴狂却终究一无所获——这是男人的原罪,这是他们应得的惩罚,而她绝不会为此心软。但她在面上绝不会露出分毫,恰恰相反,她会表现得格外天真无邪、和蔼可亲,仿佛刚才的性感不过是她的天赋,连她也无法控制,让他们即使被她伤透了心,也还会为她寻找借口,绝不会真正地憎恨上她。
  她的眼光落到了场地中央的男人身上,他高大英俊、气质出众,淡然地凝视着她款款走近,仿佛丝毫不为她所动——他是全场最出色的男人,和这些凡夫俗子似乎根本不处在一个世界之中,但她不会被他骗倒,她看得出他的细微变化,那些蛛丝马迹,喉结的移动,眼神的变化,脚尖的挪移……他也一样受着她的影响,甚至于,也许在他那冷冰冰的外表下,他早已不堪一击地为她燃烧,只是多年的教养束缚着他的行动。这让她很高兴,她看透了他,但却绝不会给出一点回应,不因为别的,只因为她不喜欢他的装模作样,她要伪装成一无所知,让他为自己的心意苦恼烦忧,这就是对他最好的惩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