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赏赐若何?

  不用问是谁,王府之中,用这口吻说话的,除了王安石王相爷无疑问了。
  却是王安石路过,听着王雱的话,所以干脆走了过来,他挥手示意刘瑜不用多礼,很简单直接地说道:“锦绣想要到京兆府修行,老夫已然应允了她。元泽不可如此戏弄子瑾,成何体统?”
  王雱连忙起身唱了诺,又向着刘瑜赔了罪,王安石看着点了点头,向刘瑜略一示意,便自离开了。刘瑜躬身行礼,送了王安石离去,再与王雱重新落座,却很是为王安石的气度折服。
  他也是要用刘瑜的,但他不屑这样相挟,甚至觉得王雱用这事半真半假开玩笑,都是不对的,这是刘瑜自己的前程,不应该用这样的小把戏,来左右刘瑜的选择,所以才会站出来,让王雱给刘瑜道歉。
  “我兄不必介怀,相爷律已太严,以你我的交情,这算不得什么。”刘瑜开口安慰着王雱。
  但王雱也是很骄傲的人,之前半真半假开玩笑被王安石训斥,那么落座之后,他便再也没有提起他妹妹王苘的事,哪怕刘瑜把话题往这里引,他也不接茬。只是跟刘瑜说起新法的必要性。
  而对于刘瑜提出,一些新法在施行中出现的问题,王雱倒也很认同,并且他认为,这才是刘瑜要站队到新党的原因:“若有子瑾,将此错漏之处,一一改正,时长日久,何愁新法不行?”
  不过刘瑜却也没有接这茬,因为王安石方才的话,也给他提了个醒,他的确不应该因为私人感情,去决定自己的政治生命。
  很快刘瑜就向王雱告辞了,因为他如在迷茫之中,找到了自己的一缕阳光。
  回到那小院子,这是当时混了个特奏名之后,他和仙儿在京师里买下的小院子,和如今相对,已是天壤之别,但有一点不变的,那就是他从来没有认为,自己会永远停留在这小院子里。
  “我想要什么?”刘瑜喃喃地自问。
  “我炼过钢铁,烧过玻璃,不成,不得已,想起范文正公生平,所以弄险拜师。”
  刘瑜在仔细的整理着他自己的人生规划。
  “若是能炼得成钢铁,造得出火枪,练得数百上千精兵,我会如何?”
  想到这里,他用力甩了甩脑袋:“不,我没有打破一个旧世界的勇气,我不是一个敢于打破旧世界的人。跟能不能炼出钢铁,造出火枪,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没有它们,我有了向自己交代的籍口罢了。”
  “我要的,不过是不为奴的自由。”他感觉自己从来没有如此清晰过。
  “一个担负不起时代的肩膀,不到不得已,那就不应该去担起这个时代。”
  这一夜,是刘瑜近一年来,睡得最安稳的一夜,连梦都没有。
  所以当早朝之后,宰执派员相召他去枢密院问话时,刘瑜的精神极为饱满。
  以至于到了枢密院,曾公亮刚好在王安石这边的公事房议事,看着他由小吏引了入内来,就笑道:“子瑾看来,已是胸有成竹?”
  “不敢。”刘瑜客气地向着曾公亮行了礼。
  王安石在看着奏折,挥手示意刘瑜在边上等着,把手里奏折递给了曾公亮,示意他看上面的记录。
  曾公亮看了一眼,抚须大笑起来:“子瑾,你也过来看看。”
  刘瑜本来是没资格看的,但曾相爷开了口,王安石便也点了点头。
  这是王韶的奏折,写得很详细的战况,简略说起,便只是四个字:边关大捷!
  而按着王韶所提及的,就是青唐那边突然后劲不足,之前危险时,疑似夏国兵马的援军,这回大量的减少没有出现。
  “你这一趟夏辽之行,没有白跑啊!”曾公亮对着刘瑜点了点头。
  这时外间便听着喧哗:“官家!”、“见过官家!”
  却是皇帝过来了,王安石和曾公亮起了身迎了出去,刘瑜便也跟在他们身后。
  皇帝很年轻,对于王安石和曾公亮也很尊重,入得内来便开口:“我只是听说,刘爱卿来枢密院述职,便过来看看。卿等不须理会,我随便听听就可以。”
  他没动辄称联,他也没有什么君临天下的气概,毕竟现在的相权,是足够跟皇权抗衡的。但王安石和曾公亮,却也不可能真的就敢不管他,把皇帝晾在边上,让他真的随便听听就算了。
  于是王安石清了清嗓子,终于结束了刘瑜的“罚站”。
  “从赴秦凤始,你自己把诸般事务,都捡要紧的,说一说。”
  刘瑜拱手道:“诺。”
  然后便依着王安石的吩咐,一一简略的讲述,中间有皇帝感兴趣的,刘瑜就不得不细说上一番。皇帝也是人,也是好八卦的,说到跟梁太后之间的事情,皇帝便颇是问多了几句。
  刘瑜不得已说道:“彼为刀俎,我为鱼肉。臣不得已,为留有用之身,也只好虚与委蛇。但她百般折磨,要臣到夏国为官,却就万万不能的。”
  “这事我也有听闻,她怎么折磨爱卿的?”皇帝就在这关节开始八卦了。
  刘瑜就不好说了,难道要在枢密院,讲他和梁太后怎么搏斗吗?
  “官家,此非礼也!”王安石和曾公亮就听不下去了,马上就要开启喷皇帝模式。
  皇帝也是机灵的,看着这两位相爷不对劲,吓得连忙说道:“刘爱卿只管述职,我只是随便问问,不必作答的。”
  刘瑜松了一口气,倒是接着把这一路上的事情,简略说完了。
  王安石和曾公亮拈须不语,因为刘瑜干的事,是有功的,也是有过错的,这怎么赏罚,都得有个说法,要不然以后怎么服众?不能说就这么功过相抵算了,那会让人寒心啊,谁还为国家出力?
  但没等他们开口,皇帝却就抑压不住问道:“刘爱卿此行居功甚伟,想要什么赏赐,只管说来!”
  “回官家的话,为君父分忧是臣子本分,刘瑜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